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甲、乙两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的模式图;坐标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请回答问题: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物质是磷脂.
(2)与乙相比,甲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能量;与O2过膜方式相比,甲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
(3)坐标图丙中的四种离子,以甲方式实现图示细胞内外浓度差的是K+、Mg2+
(4)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由基本支架构成的人工质膜.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霉素(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则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而Na+仍不能通过.由此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缬氨霉素可充当K+过膜的载体、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分析 1、甲图所示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乙图所示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2、据图丙分析,Na+和Cl-两种离子的细胞内的浓度低于细胞外,K+和Mg2+两种离子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题干信息“离子的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维持的”说明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

解答 解:(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物质是磷脂,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2)与乙相比,甲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能量;O2过膜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而甲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
(3)主动运输是指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离子进入细胞,说明细胞外离子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离子的浓度,结合柱形图可知,K+和Mg2+的浓度是细胞外低于细胞内.
(4)由于“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构成的人工质膜”,加入缬氨毒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说明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缬氨霉素可充当K+过膜的载体、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故答案为:
(1)磷脂
(2)消耗能量   载体蛋白
(3)K+、Mg2+
(4)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缬氨霉素可充当K+过膜的载体、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运输方式,判断物质的运输方式不能教条化,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运输方式可能不一样,例如钠离子的运输方式如果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就是主动运输,如果是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就是协助扩散,所以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乙;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甲,图中结构[1]大液泡起重要作用.([]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线粒体 叶绿体.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B.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类囊体,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对濒危物种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发现(  )
A.视野亮度变暗B.视野中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亮度不变D.视野中细胞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果蝇的红眼和棒状眼B.豌豆的种子圆滑和种皮白色
C.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黑毛D.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染锈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的A、B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B.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①②
C.若③→①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D.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随机分布等数量特征
B.自然界中群落演替类型包含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
C.四大家鱼在水域中的分布状况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棉田中全部棉花植株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都相同
B.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C.病毒在活细胞中能够生存,但病毒不属于个体层次
D.不存在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 分)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 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 R 和 r 控制, 抗病为显性; 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 、 d , E 、 e)控制, 同时含有 D 和 E 表现为矮茎, 只含有 D 或 E 表现为中茎, 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 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 _______ 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 在γ 射线处理时, 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 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 在 F 2 等分离世代中 _____ 抗病矮茎个体, 再经连续自交等筛选手段, 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 一般情况下, 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 其育种过程所需的 _________ 。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 亲本杂交所得的 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 则理论上,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 。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 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 ________ ,最后选育的品种所占比例为 ________。

(5)若此植物群体能随机交配,每种基因型的成活率相同,其后代有9900株抗病和100株感病,则后代中Rr的基因型频率为___。但实际上,在天然环境中,感病的比例会___,这是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