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受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B. 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数量之比为4:1

C. 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雄性动物体内,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2倍,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A. 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甲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乙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C.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 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3月月考(普通班、实验班)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中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YyRR YYRr B. YyRr YyRr

C. YYRR yyrr D. YyRr 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图1、图2、图3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几个图像,图4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图1中染色体1和5上所含有的基因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1、图2、图3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根据图_______可以确定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_____性。

(3)图1、图2所示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共同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中BC段可以表示图 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所示细胞中核DNA的含量。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均体现在图___________所处的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R型细菌可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

C.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若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的DNA,则小鼠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紫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紫花植株自交,后代植株中出现三种花色,且紫花:红花:白花=9:3:4。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题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题述后代紫花、红花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4种、2种、3种

C.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杂交后代不可能全为紫花植株

D. 红花植株或白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衡阳八中等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萤火虫曾被视为七夕的浪漫礼物,如今却由于人们的大量采集与买卖而导致数量锐减,拯救萤火虫,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有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核苷由___________构成。

(2)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A>a,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在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F2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

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存在2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B、b基因存在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三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点之前的增长并不就是“J”形增长,因为不能绝对满足“J”型增长的模型假设

B. cd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种群增长率为零,于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 bc段由于食物、空间和天敌等限制,种群增长率下降,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过度捕捞、毁林开荒等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有可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_方式计入细胞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____。

(3)请在右图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这与_______离子的___________(填“外流”/“内流”)。

(4)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_______和激活___________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填“増加”/“不变”/“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増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