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请分析回答:

Ⅰ.下图甲是腊梅绿色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1小时CO2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

(1)图甲中细胞器a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⑤是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器c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分析,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____mL;单位时间内A点产生氧气_______ B点(填大于/小于/等于)。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在图乙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15℃条件下1小时O2的变化曲线图。

(4)腊梅是一种先花后叶植物,梅花花芽的形成标志着_________生长的开始,开花所需有机物最终来自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开花之前需要经过低温诱导,高温、缺氧和缺水均可解除这种诱导作用,所以影响梅花开花的生态因素有____________等。

(5)花期过后,绿叶复出,有人做了如下实验,给植物提供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提取产物并分析。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要想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分析回答植物激素与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问题:

(1)下图甲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

①图甲中,参与酶X合成和分泌过程且含核酸和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②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乙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___________作用。

(2)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下图表示根部正在发展,从区域A剪取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后测量根段长度并计算平均值(如下表)。

生长素浓度(ppm)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0

12.0

10-5

12.3

10-4

12.8

10-3

12.3

10-2

11.2

10-1

10.6

   

上表数据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浓度为10-5ppm和10-3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mm左右,为确定该浓度是10-5ppm还是10-3ppm,请你补充下面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将该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_________后,处理同样的根段;两天后测量根段的长度。如果_________,则说明该浓度为10-3ppm。

 

【答案】

Ⅰ.(1)液泡   ATP    (2)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的方式增大膜面积

(3)112          小于         如图

(4)生殖      上一年的光合作用(答“光合作用”也给分)     温度、氧浓度、水

(5)缩短光照时间,当检测到的化合物只有一种时,这种化合物就是第一个产物

Ⅱ.(1)①线粒体  ②促进 

(2)能  稀释10倍(只要答出“稀释”给分)    根段长度长于12.3mm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90mg/dL左右。在运动前后,狗的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正常情况下,狗的血糖含量维持(1)1.8~4.5min内,血糖的变化是             ,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         的需求。该时间段血液中增加的激素是    ,与此激素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2)4.5~5min内,引起血糖变化的激素是             。他们之间具有    作用。

3)9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表明机体通过      调节,可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

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鼠置于10°C环境中,乙鼠置于30°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4条改进意见:

a:                                                                                   

b:                                                                                  

c:                                                                                  

d: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      ;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             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          调节。

(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②                                    

(6)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张合理的体温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题型:综合题

(7分)某实验小组开展对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发酵性能比较的研究,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3次循环发酵的糖度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此项研究中自变量的设置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
为发酵性能,具体的观测指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要求“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a看出,游离酵母发酵时,需要有较长的适应期和繁殖期,固此发酵
速度较________,而固定化酵母的发酵速度则相反。   
(4)比较三个图可以看出,游离酵母在重复使用两次后,其活性完全___________;
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寿命则较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在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选用海藻酸钠为包埋剂,以氯化
钙为辅助材料,欲开展酵母细胞固定化条件的研究,请设计一个实验课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中山华侨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 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此特性的形成是长期                的结果。

(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 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等(指出两种)。

(4)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_____                                  

过程③的完成需要酶、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 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其曲细精管细胞中存在的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AQP7

AQP8

多肽链数

1

1

氨基酸数

269

263

mRNA

1 500

1 500

对汞的敏感性

对汞不敏感

对汞敏感

睾丸中表达情况

成熟的精细胞中表达

初级精母细胞到精细胞均能表达

 

(1)图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在大白鼠细胞中可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结构有____________,该过程在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能完成(    )

A.胰腺细胞     B.肠黏膜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白细胞

(2)丁的名称是________,它与乙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图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在________合成。

(4)控制AQP7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为________个;

(5)在AQP7和AQP8合成过程中,与核糖体结合的信使RNA碱基数目相同,但AQP7和AQP8所含氨基酸数目不同,原因是(不考虑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所引起的差异)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大白鼠汞中毒后,对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影响,哪一个更大些?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