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将甲、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适温条件下培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与时间的关系对应的曲线依次是(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甲试管内液面覆盖的油脂层,营造一个无氧环境,其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产生的CO2导致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因此有色液滴从一开始就向右移动,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对应于曲线②。乙试管中的酵母菌最初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和产生的CO2量相等,试管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有色液滴不动;当O2量因消耗而减少到一定值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此时消耗的O2量小于产生的CO2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有色液滴开始向左移动;当O2完全耗尽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有色液滴继续向左移动,最后稳定在最大值,与曲线③相对应。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________。培养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_______,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基因多样性

B. 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C. 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D. 中国反对生物武器,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生产生物武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 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 ℃、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 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C. 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B~D是图A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和[__];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__];结构15与[__]的形成有关。

(2)图B、C、D所示结构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图B、C所示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生理活动Ⅰ、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图C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层。

(3)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要获得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①②或①④过程

B. 过程①④都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 叶肉细胞中进行②③⑤过程都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下图是某林下的苔藓和凋落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Rs-裸为裸土土壤呼吸速率;Rs-苔为苔藓覆盖土壤呼吸速率;Rs-凋为凋落物覆盖土壤呼吸速率)

A. 凋落物中的能量可供给分解者和其他各营养级生物利用

B. 该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C. 土壤表层的凋落物覆盖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

D. 土壤表层的覆盖物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原因可能与提高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如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 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 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