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Ⅵ绘出了用于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与Ⅵ比较,其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Ⅱ、Ⅲ共同具有的无膜细胞器所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所示细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A、G、C、U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_种,由该种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哪一类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与Ⅱ相比较,结构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是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⑥是____________的场所,②、⑥内都有广阔的生物膜支撑其代谢所需,②、⑥内部扩大膜面积的区别是                                               

 

【答案】

(1)I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IV没有 合成蛋白质的机器

低等植物

(3)I有中心体II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I为异养型II为自养型

(4)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使内膜面积扩大,叶绿体内存在多个基粒,每个基粒又有若干类囊体薄膜叠加而成,从而扩大了叶绿体内生物膜的面积。

【解析】

试题分析:(1)VI是蓝藻是原核生物,I是真核细胞,最大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III有中心体有细胞壁应是低等植物细胞,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所以A、G、C、U构成的核酸有7种。

(3)I是动物细胞,II是高等植物细胞,区别是I有中心体II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I为异养型II为自养型。

(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使内膜面积扩大,叶绿体内存在多个基粒,每个基粒又有若干类囊体薄膜叠加而成,从而扩大了叶绿体内生物膜的面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非常讲解 高三生物教材全解全析(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下面如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依图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________、[  ]________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图中A物质代表________,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________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________。

(3)将B物质转化成C物质的细菌,其新陈代谢的类型属于________。

(4)在________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________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5)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 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一种既不会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求的方案或设想: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题型:022

如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________、[ ]________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图中A物质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________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________

3)在________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________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4)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一种既不会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

求的方案或设想: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71

如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________、[ ]________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图中A物质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________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________

3)在________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________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4)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一种既不会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

求的方案或设想: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3年高考一模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方面的问题

Ⅰ.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六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Ⅵ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  ]”中填图中序号,“________”上填文字。)

1.图1中Ⅰ~Ⅵ的生物共同具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判定图1中 I 所示的是动物细胞而不是高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若Ⅰ是一种嗅觉细胞,它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图1中②和⑥在膜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写出2点)。

4.若图1中的Ⅰ是一种干细胞,则由Ⅰ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分裂。若图1中Ⅰ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③所起的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5.已有研究显示,引起图1中Ⅰ所示细胞代表的生物产生肿瘤的生物致癌因子是图1中6类生命形态中的[  ]________。

6.下图2中图A、图B在其上发生的生理过程,除了产生图中所示的物质外,

同时还能产生________等物质。

Ⅱ.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其中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

7.如图3,②中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作为碳源;③的作用是________。

8.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使用________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要进行倒置培养?________。

9.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________。

Ⅲ.水华与蓝细菌爆发有关。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细菌的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图4,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请仔细读图并分析回答:

10.不同于硅藻,蓝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图中①过程培养基的成分包括________,此外还需要的条件适宜温度和________等。

11.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

12.蓝细菌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