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检测了一些设定条件下育有植物的温室中CO2的变化量,结果见表中数据,该结果能在下列哪些方面做出判断(  )
温度
(℃)
白天光照下CO2减少量 夜间黑暗中CO2增加量
5 0.5 0.2
10 0.7 0.5
15 1.2 0.9
20 1.9 1.5
25 2.3 2.6
30 2.0 3.9
35 1.5 3.3
①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②不同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③一昼夜间葡萄糖的消耗量
④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
⑤呼吸作用的适宜温度
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温度范围.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
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白天光照下CO2减少量表示光合作用净固定量;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黑暗中CO2增加量表示呼吸作用释放量.
表示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量先增加后减少,在25℃时最大;随着温度的变化呼吸作用强度先增加后减少,在30℃时最大.而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量.
解答: 解:由表格可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温度,因此该实验探究了温度对于植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①错误,②正确.
该实验观察对象为温室内CO2的变化量,体现了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变化量,③错误.
25℃下光合作用最强,30cC下呼吸作用最强,可以说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适宜温度范围,④⑤正确.
表格中没有出现某一温度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⑥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实验结果的表格为载体,考查了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的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过程有(  )
①CO2的固定  ②O2的释放  ③糖的生成  ④H2O的分解  ⑤C3化合物的还原.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如图是某奶牛场污水处理流程图.

请分析并回答:
(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
 
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
(2)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
 
.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
 
,这些能量与厌氧池中降解的产物共同参与到氧化塘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沿着食物链中的
 
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鸭等产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
 
效率.沼渣、粪渣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又实现了物质的
 
,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以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素养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
 
组成,若要确定抗螟虫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
 

(2)选用上述抗螟虫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 不抗螟非糯性 不抗螟糯性
个体数 142 48 50 1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所选F1植侏的表现型为
 

(3)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搞稻瘟病为显性性状),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以下两种:有可能①抗螟虫基因能够抑制稻瘟病的病原体的表达;也有可能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减A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光合速率
B、C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结构中不能产生ATP的是(  )
A、细胞质基质B、核糖体
C、线粒体基质D、叶绿体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C、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1分子该物质将产生6个水分子
B、在细胞中合成该物质时只需要3种tRNA
C、该多肽分子含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D、每个该多肽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对某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将等量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会观察到甲比乙细胞数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