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_________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_______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一)B(二)(1)突变(2)定向改变(3)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4)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安徽省毫州市涡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_________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_______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安徽省毫州市涡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_________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_______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下表为几种生物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上与人的差异比较。

生物

氨基酸差别数

生物

氨基酸差别数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  猴

1

鲨  鱼

23

袋  鼠

10

天蚕蛾

31

11

小  麦

35

12

脉胞菌

43

13

酵母菌

44

响尾蛇

14

 

 

1.细胞色素C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                细胞器)中。

2.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生物化学方面的证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袋鼠、狗、马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上比较接近,可能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它们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5.现代进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差异体现在(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综合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鸟类与爬行类具有亲缘关系,下图A、B分别为鸟类和爬行类的早期胚胎。

(1)下图中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有                  (填图中编号与对应的名称) (2分)

(2)两者亲缘关系在古生物学上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____化石。

 19世纪英国某地生活着1种晨昏型鸟,其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2000、2000和6000只, 

后来,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并繁衍后代。

(3)初始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

(4)若干年后,该岛上形成了另一种日出夜伏型的鸟类,则形成这种新型鸟的原因是                              ,其中起选择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               

(5)调查发现控制日出夜伏型鸟某性状的基因型为DD 与Dd,其频率分别为60%和40%,  (dd属致死型),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DD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__。

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

(6)对某地1个大熊猫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安徽省毫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题型:综合题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_________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_______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