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

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 DNA 聚合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C.过程③需要使用 NaCl 溶液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

D.过程④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鉴定 CarE 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mRNA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工程核心步骤);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

A、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错误;

C、过程③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C错误;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两个家系均有血友病发病史,Ⅲ2 和Ⅲ3 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非血友病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上图能确定Ⅳ2 两条 X 染色体的来源

B.若Ⅳ1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0

C.若已确诊Ⅳ2 携带血友病基因,则造成他有三条性染色体的原因一定来自父亲

D.现Ⅲ3 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Ⅳ3)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Y,则Ⅳ3 患该病的概率为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 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 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 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的促融剂常用聚乙二醇(PEG),也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B. ③过程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进行检测

C. 给小鼠多次注射HCG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记忆细胞

D. ③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目的是防止病毒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 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 1 所示。人体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其发挥的生理作用如图 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细胞表面的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图 2 中胰岛素是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属于___________信使。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

2)第一信使主要包括激素、 _____________等,其中前者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经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后者与膜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在第一信使中还包括一些局部介质,如由 T 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

3)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 A 处时,体液中 Na+流动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 B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_(选填“单向的”或“双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体检项目之一是检测待测个体血液中相关激素及血糖的含量。请回答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从血液中能检测到激素的含量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人体能产生具有降血糖作用激素的细胞是___________,该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与血糖调节有关的受体有胰高血糖素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I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4)要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若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应先注射_________(填葡萄糖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五十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B.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H2O

C.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D. 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密闭黑暗的环境中(CO2浓度适宜),用白炽灯作为光源探究光照强弱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白炽灯靠近植株光合作用增强,但靠近到一定程度后,继续靠近光合作用强度会减弱。回答下列问题:

1)白炽灯距植株较远时,暗反应速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证明白炽灯距离植株很近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且温度几乎不影响光反应过程,则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该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实验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温度干扰后,重复上述实验,测定密闭空间中O2的量,结果如图。则:

B点时植株叶肉细胞O2的产生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肉细胞O2的消耗量。

②将光源从B点移到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产生的F2若在无人工选择条件下自由交配2代、得到的F4中,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1/64

B.经过程②的育种方法在染色体加倍阶段,常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其种子或幼苗

C.过程③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1/4的个体是符合要求的玉米植株

D.过程④发生的变异类型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