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 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1. A.
    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2. B.
    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3. C.
    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4. D.
    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A
解析:
试题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睾丸酮含雄性激素,所以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又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
重新植入睾丸,则公 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说明雄性激素是由睾丸产生的,其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选A。考点: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  )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由此说明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由此说明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河北省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

A.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B.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C.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二高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啼鸣,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些事实说明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啼鸣

C.睾丸酮属于雄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