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1)29                   0或1或2(全对才得分)

(2)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       杂交育种

(3)白色、黄色=3:1              13/16

(4)不能(1分)。因为雌蚕只有基因型,雄蚕有基因型(1分);杂交组合均可产生的雌性后代(2分)(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2n=56,则应研究的染色体为27+ZW,共29条,在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ZW分离,所以在形成次级卵母细胞W的数目是0或1,在减二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所以W的数目可能是2;(2)II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移位到W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由变异家蚕与普通家蚕2通过杂交育种方式;(3)IiYy×iiyy后代的基因型为1IiYy:1Iiyy:iiYy:1iiyy,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黄色=3:1,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黄色茧的概率是P(iiY_)=3/16,白的的概率是1-3/16=13/16;(4)因为雌蚕只有ZDW基因型,雄蚕有ZDZD、ZDZd基因型,所以不能;杂交组合ZDW×ZDZD,ZDW×ZDZd均可产生ZDW的雌性后代。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2·厦门质检)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南海中学等七校高三联考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Ⅰ.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在正常情况下,雌蚕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可能是

        条。

(3)甲品种家蚕的W染色体上有来自10号染色体的片段,且其10号染色体又缺失了B基因所在的片段,上述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蚕受精卵同时具有A、B基因时为黑色,否则为白色。雄蚕有很多优点,请选用上述品种,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方案(一句话概括即可),实现只通过选择蚕卵色就能孵化出雄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红脸人”喝一点酒就脸红;“白脸人”喝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研究发现:红脸人贪杯易患食道癌,白脸人暴饮易患肝癌。还有一种人被笑称为“酒篓子”,可喝很多酒而不醉,但易出汗。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

(1)“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__含量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2)由上述材料推知,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脸人”实质上两种酶都缺少,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Bb个体的ALDH活性比bb个体的低100多倍,效果与BB个体几乎相同)。

(4)若B对b基因为完全显性,“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产生的后代中aabb个体的比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中山华侨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1)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常情况下,雌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条。

(2)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过程图。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     _。若基因型为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_________________,(1分)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验收生物试卷(6)(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      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