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C.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树突传到细胞体或轴突

 

【答案】

C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回答下列与激素调节有关的两个问题:?

Ⅰ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

②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①相同。

③将垂体前叶切除,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④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③相同。

根据上述①~④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             。实验②证明                      。?

(2)实验③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                  ,促进甲状腺分泌。实验④证明                   。?

Ⅱ.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

                                                   。?

(2)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     。该激素是由图中的       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                           。?

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             特点。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各小题。(20分,每空2分)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沙门氏菌有O抗原和H抗原等抗原。O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M抗体。H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抗体。

萝卜有顺气、宽中、生津、解毒等功效,此外萝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机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泄。

(1)与萝卜相比较,沙门氏菌的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它细胞中的细胞器有      

(2)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体;与这些抗体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             

(3)为了证明“生姜能起到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请你用以下材料设计并完成实验。培养皿若干(含有已灭菌的适合沙门氏菌生长的培养基),生姜组织提取液(假设其成分没被破坏,已灭菌),沙门氏菌菌液,青霉素溶液,蒸馏水,移液管,放大镜,以及其他必用材料。       

实验步骤:

取上述培养皿若干,接种沙门氏菌后均等地分成三组,编号为A,B,C

                                                       

                                                        

④ 观察各组菌落生长情况。

实验预期:⑤                                              

(4)根据所学的有关动物的免疫及稳态调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说话和吞咽困难,最后因呼吸障碍而死亡。这种疾病属于哪种免疫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A瓶说明了培养基及在。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以下各瓶相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A瓶与B瓶相比较说明:下丘脑不能分泌TSH

②A瓶与C瓶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瓶与D瓶相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④C瓶与E瓶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本题所给的材料分析,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I.下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ABabc代表相关结构,代表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从A传到B导致B兴奋,c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至的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一方面使骨骼肌颤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___________(填序号)的含量升高,产热增加。

3)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调节血糖升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______病。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

II.下列是有关植物生长素的一些信息,请结合所学内容,根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其极性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图甲利用琼脂块收集来自小麦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1AA),研究比较小麦胚芽鞘尖端在光下和暗处产生生长素的量。除所需探究的变量外,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根据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图中数字),可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生长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受重力的影响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则图乙是水平放置后,幼苗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则曲线上与茎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对应的点依次是:___________。图丙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x,用数学式表示x的范围: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绵阳市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相关问题:

(1)当一些人伸手欲拿别人物品被口头拒绝时,脸通常变红,其原因是听觉或视觉等感受器兴奋,沿神经元传至              ,经其过综合分析,一方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最终产生缩手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的特征。

(2)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神经递质合成后首先储存在                        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被释放并与位于                  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

(3)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                                  。临床上可以切除                          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使B细胞向                   分化减弱,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当然这种治疗方式的副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生物图(04)]为神经调节的有关结构示意图,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图㈠所示反射弧中有         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间有        个突触。

⑵依次写出图中[1]、[2]、[5]的名称:                                       

做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说一个理由便可)                           

[ 例如:②是中间神经元,理由是:它位于传入与传出神经元之间 ]

⑶上图㈡所示结构名称为                 ,兴奋传递方向为                (A→B;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