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沸水浴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 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 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 酚酞遇NaOH呈现紫红色反应

B. 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 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

D. 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下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 -a)/2个

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1(a表示叶片,b表不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气体X是水在光下分解形成

B.根据实验要求最好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

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

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B.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分子组成,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房颤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比例增加

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斑银狐是灰色银狐的一个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1/3的灰色银狐,其余均为白斑银狐。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五代灰色银狐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白斑银狐后代出现灰色银狐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C.白斑银狐与灰色银狐交配,后代中白斑银狐约占1/2

D.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