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生物学经典研究与使用方法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假说—演绎法

B. 林德曼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

C. 调查恒定容器内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物理模型法

D. 温特研究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同位素标记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是B、D、F

B. 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只有C

C. 根据试管B、D、F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D. 只有F试管中有CO2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或生物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下学期质量考评八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 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均可实现自给自足

D. 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纳米银具有广谱持久的抗菌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科研人员利用小球藻进行实验以探究纳米银释放到水环境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实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纳米银浓度的提高,对小球藻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加强

B. 随纳米银浓度的提高,对小球藻呼吸作用的抑制作用加强

C. 测量小球藻呼吸作用溶解氧的消耗量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D. 纳米银中的Ag+不会通过影响酶而影响小球藻的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体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下图为人的胰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

(2)在上图中,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Ach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Ach是一种__________。

(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粘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X是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___________,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饭后30分钟,大量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除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光照条件下光促进与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的作用光谱,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波长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所起的调控作用不同

B. 波长I和II区域的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作用不同较为显著

C. 图中显示蓝光比红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

D. 随着波长的增加,光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图可知亲本中高秆抗瘟病个体的基因型是(   )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