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的变化趋势为______。在此过程中Na+离子的过膜方式是______

(2)引起突触前膜上Ca2+ 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

(3)图中①至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

(4)为研究细胞外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Na+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

(5)在突触部位胞内的钙离子主要来自于胞外。为证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提出可供实验的两套备选方案。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方案二: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另取一组实验材料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的优劣,并陈述理由 __________

【答案】突然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后迅速降低(停止)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神经冲动带来的膜电位变化 进入到胞内的钙离子会促进囊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增加,过膜的钠离子数目增加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方案一: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后,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能够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低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而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条件下,增加细胞外液的钙离子浓度无法改变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不能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高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因此实验方案有缺陷。

方案二:能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高和较低时分别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实验方案设计较全面,实验结果较明确

【解析】

据图分析,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引起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使钠离子内流引起膜电位变化。进而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细胞内钙离子增多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使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1)Na+通道的开闭是十分迅速的,兴奋传来时迅速打开,传过后又会迅速关闭。从图中可知钠离子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但利用了载体。说明运输方式应当为协助扩散。

(2)钠离子内流会引起膜电位变化,之后发生钙离子内流。所以引起钙离子通道打开的是膜电位变化。

(3)据分析可知过程②表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向外释放递质。

(4)钠离子内流的动力是钠离子的浓度差。细胞外液纳离子浓度增大,浓度差变大。单位时间内流的钠离子增多,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

(5)实验目的是验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为了充分证明该结论,需要高钙离子和低钙离子两组。施加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以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增加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可以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增多。但如果先使用了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则增大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是无作用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及离子的跨膜运输。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外液的30倍左右,而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约为细胞内的5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离子泵具有载体的运输作用及酶的催化作用

B. 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由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

C. 膜两侧Na+浓度差的维持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 离子泵的作用会引起神经元合成并释放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植物在不同季节以及一天不同时段的产氧速率一般不同。如图装置是探究温度对某种绿色水草净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

本实验涉及的原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丙泊酚是用于全身麻醉的药物,体外实验表明丙泊酚会诱导神经元的凋亡。近年来,人们发现雌二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雌二醇是否能有效缓解丙泊酚的神经毒性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1)雌二醇是主要由________(器官)分泌的一种雌激素,其化学本质为________

(2)科研人员将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用丙泊酚处理,c组用丙泊酚和雌二醇处理。

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三组神经元的______,发现与a组比较,b组神经元胞体立体感消失、轮廓不清、轴突断裂,一些神经元已经死亡。与b组比较,c组则得到了明显改善。

②PI是一种DNA染料,只有细胞坏死或处于凋亡晚期时,才能进入细胞,使DNA染色;Annexin V则只与凋亡早期细胞结合。上述各组细胞用PI和Armexin V进行相同的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三组神经元,结果如下图所示(每个点代表了1个细胞)。

图中数据显示,b组中B4、B2象限代表的_________细胞明显较a组多,且c组较b组显著减少;同时,a组和c组中B3象限代表的__________细胞也明显较b组多。

(3)研究表明,雌二醇有效缓解丙泊酚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某种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的蛋白A(P-A)的含量有关。科研人员在体外培养神经元的实验中检测了不同处理时细胞内蛋白A和p-A的含量,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①在信号通路中,p-A由蛋白A接受高能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基团而活化,推测雌二醇和丙泊酚的作用与该活化过程相关。

②该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缓解丙泊酚副作用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

B. 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质也不能存活太久

C. 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能正常生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 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___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采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中文名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其中步骤⑤是________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的重大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枯草芽孢杆菌会分泌一种生物表面活性素——脂肽(由脂肪酸链和多肽组成),该物质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的GluLeuValAsp表示氨基酸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4种氨基酸和8个肽键

B.合成该物质的场所是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该物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决定脂肽的生物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

B. 去掉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质也不能存活太久

C. 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能正常生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 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