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
分析: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3、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解答: 解:A、质粒是存在于细菌中一种环状DNA分子,不是细胞器,A错误;
B、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B正确;
C、在体外,若给予适宜的条件,复制也可能进行复制,C错误;
D、有的质粒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如大肠杆菌的Ti质粒的T-DNA,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运载体-质粒,要求学生识记常用运载体的种类,理解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是野生型酵母菌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的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
 
,因此要适时进行
 
处理,防止发酵装置内部压力过高.
(2)为优化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筛出条件,研究人员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紫外线诱变实验,结果如表.表中空白位置的参数设置从左到右依次应为
 
.据表中数据分析,最佳诱变参数为
 

组别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
照射时间/min1.51.51.52.02.02.02.52.52.5
照射剂量/W121517121517121517
照射距离/cm182022202220
筛出率/%371351564711
(3)将诱变获得的酵母菌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加入TTC(无色物质,可与还原剂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野生型菌落为红色,呼吸缺陷型菌落几乎为白色,这是由于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无法产生大量的
 
,不能将TTC还原为红色物质.由此推断,导致呼吸缺陷的基因突变最可能影响
 
的第
 
阶段.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ATP来自于
 

(4)为研究某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能力,科研人员在一定葡萄糖浓度条件下,测试两种菌株的酒精发酵,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在8-32小时内,野生型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发酵液酒精浓度
 
,由此判断该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填“适宜”或“不适宜”)作为酒精发酵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物种的正确叙述是(  )
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只要有地理隔离就能形成新物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如图3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这些物质除了ATP和酶,还有
 

(3)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4)根据图2表格判断:[Ⅲ]为
 
.携带的氨基酸是
 
.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
 
(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图3为图1中①过程,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图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
 

(4)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
 
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2.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限制酶名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限制酶名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ⅠG↓GATCCKpnⅠGGTAC↓C
EcoRⅠC↓AATTCSau3AⅠ↓GATC
HindⅡGTY↓RACSmaⅠCCC↓GGG
(注:Y=C或T,R=A或G)
A、限制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粘性末端
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内部
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粘性末端
D、一种限制酶一定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舟七号”上的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人体的感受器感到体液增加,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盐从尿中排出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腿部变细)现象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
(1)在该技术中,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酶,它能识别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断开.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2)基因工程中常用“分子缝合针”是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两类,其中前者只可以连接
 
,后者既可以连接
 
也可以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的识别下列和切点是-GGATCC-,那么在①过程中,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Ⅰ/Ⅱ)切割质粒,得到的粘性末端为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Ⅰ/Ⅱ)切割抗虫基因.①过程在
 
(体内/体外)进行.
(2)将通过②过程得到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说明没有导入,该培养基的目的是
 

(3)经筛选分析,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抗虫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
 
.理论上,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4)⑤过程所用技术称为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