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是噬菌体感染实验示意图,先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接着用搅拌器搅拌使细胞外的噬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并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据此回答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__________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___________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上清液的放射性________(很高或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_(很高或很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无检测到35S _______(有或无)。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上清液的放射性__________(很高或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_________(很高或很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无检测到32P________(有或无)。

(每空1分,共9分) (1) 艾弗里    赫尔希和蔡斯   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  (2)① 很高  很低   无  ②很低    很高   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32P的占     %。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             ,Ⅲ-10的基因型是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32P的占    %。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            ,Ⅲ-10的基因型是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苏盐城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32P的占    %。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            ,Ⅲ-10的基因型是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生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                  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       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    %;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32P的占     %。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             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             ,Ⅲ-10的基因型是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