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图中Ras蛋白是分布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已知Ras蛋白与信号转导有关,Ras蛋白结合GDP时为失活态,结合GTP时为活化态。当细胞外存在信号分子时,Ras蛋白释放出自身的GDP并结合GTP,从而由失活态向活化态转变,最终实现将胞外信号向胞内传递。

(1)当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表面,而导致细胞内产生新的信号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被胞外信号分子作用的细胞称为________。Ras蛋白合成后,还需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加工。

(2)GTP与ATP结构相似,结构简式G-P~P~P中G的名称为_______;GTP不仅参与信号的传递,也可以作为细胞内合成RNA分子的原料来源之一,则GTP需丢失_____个Pi后方可参与RNA的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要GTP水解为GD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被称为“能量通货”,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探究“增加CO2浓度对高温胁迫下黄瓜生长的影响”以提高温室栽培黄瓜的产量,科学家设置了四组实验,对高温条件下的全封闭日光温室中CO2浓度和黄瓜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甲中对照组在7:00时,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在施加CO2时,细胞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7:00时,各组的CO2均达到较高浓度(500μmol·L-1),原因是_______。对照组的CO2浓度在15:00之后缓慢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

(3)图乙中C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实验组均形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双峰”曲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A组和对照组在9:00左右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而B组和C组在11:00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明显高于前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该细胞所处时期出现在受精作用开始后

C. 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或aB

D. 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列叙述中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A. 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 ①一定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C. 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D. 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为肝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B. 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 在 95%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D.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所得数值可能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遗传病调查发现,男性色盲的频率为7%,假设色盲基因的频率在人群中保持不变。则人群中某一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女性的概率最接近于

A. 13% B. 6.5% C. 12% D. 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植物花的红色对白色为显性,受一对基因控制,现选择亲本为红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获得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为红色:白色=48:1,则亲本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 2/3 B. 36/49 C. 3/4 D. 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实验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人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14min内完全凝固

1min内完全凝固

1min内完全凝固

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1)实验证明新鲜姜汁中含有一种酶,其作用是__

(2)20℃和100℃时,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说明酶的活性较低,其原因分别是__和__

(3)若60℃时牛奶在有姜汁和没有姜汁的情况下都可以凝固,当反应进行到t时,向其中加人姜汁。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加姜汁后牛奶凝固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

(4)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实验中“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操作中应注意的是__

(5)有同学说,该实验不能得出姜汁使牛奶凝固的最适温度,请提出解决方案: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乙变为曲线丙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B. 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草履虫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C. 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形增长

D. 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