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I.玉米是重要经济作物,常受到玉米螟危害而减产。研究人员发现玉米螟若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γ-蛋白后将会死亡,由此他们将γ-蛋白基因转入到玉米体内,使玉米获得抗玉米螟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限制酶EF从原核生物基因组DNA上切下γ-蛋白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Zl上相应的E-F区域(04kblkb=1000对碱基)。图中EFGH4种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及其部分识别位点,已知用限制酶G切割Zl,可得到25kbDNA片段,用限制酶EF切割Zl时,可得到04kb46kbDNA片段。

①质粒Zl上有____个限制酶G的酶切位点,若图中所形成的重组质粒Z2的大小为54kb,则目的基因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含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直接感染玉米植株根部伤口,则该植株产生的种子中______(填“含有”或“不含”)γ-蛋白基因。

2)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在体外大量扩增,可以用PCR技术,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_______________(填“3”或“5”)端开始延伸DNA链。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结构与ATP类似)后,不再单独添加ATP等能源物质,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DNA片段占3/4

B.在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扩增目的基因

DPCR的反应过程需要耐高温的解旋酶和聚合酶

II.基因疫苗指的是DNA疫苗,即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出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偶蹄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国内外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方面有了许多新的突破。回答下列问题:

1)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此过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DNA疫苗导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经过__________过程表达出抗原蛋白,然后由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答案】2 08kb 不含 3′ 三磷酸脱氧核苷酸转变为脱氧核苷酸过程中,脱去磷酸基团,释放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BD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转录和翻译

【解析】

质粒Zl大小为5.0kb,若用限制酶G切割Z1,可得到大小未2.5kbDNA片段,说明该质粒上有2个限制酶G的酶切位点;用限制酶EF切割Zl时,可得到0.4kb4.6kbDNA片段,结合图解可知,该质粒上有1个限制酶E的酶切位点,有1个限制酶F的酶切位点。“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在离体条件下,利用DNA的热变性原理高温解旋DNA双链,然后再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使DNA复制扩增;人体内的DNA复制,解旋双链时用的是DNA解旋酶而不是高温,复制时用普通的DNA聚合酶在体温条件就能进行。引物作用是作为DNA复制的起点(或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I.(1)①质粒Zl上有2个限制酶G的酶切位点。根据图示,Z2Z1中的EF段被目的基因替换后形成的,假设目的基因的大小为xkb,则3.2+0.8+0.6+x=5.4,可得x=0.8kb

②农杆菌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因此若用含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直接感染玉米植株根部伤口,则该植株产生的种子中不含γ-蛋白基因。

2DNA分子中,通常将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另一端为3′端,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三磷酸脱氧核苷酸转变为脱氧核苷酸过程中,脱去磷酸基团,释放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3)从理论上推测,PCR第二轮后得到四个DNA片段,其中有两个含有引物A和引物B,有一个只含有引物A,因此含有引物A的片段占3/4A正确;从第三轮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B错误;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不会扩增目的基因,C正确;PCR利用DNA在不同温度下变性解聚或复性的特性来解旋并结合引物,不需要解旋酶来解旋,D错误。故选BD。

II.(1)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此过程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DNA疫苗(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表达出抗原蛋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

1)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来源于血浆。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

①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__________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

LDL通过途径①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被转运到_____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降解,胆固醇被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

2)细胞将乙酰CoA合成胆固醇的场所是______(细胞器)。

3)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以及_______,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胆固醇是构成_______的重要成分。下图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曲线。

据图分析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生物体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只能发生①过程

B.某些生物体既能进行②过程,也能进行③过程

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

D.④过程只能发生在某些植物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已知肠腔的葡萄糖浓度小于细胞内葡萄糖浓度,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大于组织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低于细胞外,葡萄糖依赖钠离子形成的浓度差与钠离子一起同向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可不消耗能量

B.图中Na+的转运依赖两种不同的动力

C.一种物质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

D.Na+/葡萄糖同向运输蛋白能同时运输葡萄糖和Na+,说明其不具有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鹦鹉的毛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如图所示,其中Bb位于Z染色体上。某人所养的一对绿色鹦鹉产下一只白色鹦鹉和一只蓝色雌性鹦鹉甲,甲的左翅上带有白色斑点,假设基因突变只改变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缺失一条常染色体的个体能够存活。下列关于甲左翅上白色斑点产生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变异细胞的基因型为aaZbW

B.若甲产生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变异细胞中a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C.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中含A的片段缺失

D.若甲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变异细胞中缺少一条常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示生态农业的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生产者的主体是____________,图中的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图示是否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的特点___________(填“是”或“否”)。该生态系统的意义在于通过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__,提高了能量_________

(3)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鼠害成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方法来防治鼠害,但目前人们更倾向于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最有效的是引入鼠类天敌。引入天敌防治鼠害的防治效果持续时间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 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C. 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

D.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活性指的是__________。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酶促反应速率相等,此时两组的酶活性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AC段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t2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采用固定化酵母酿造啤酒,请根据其酿造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海藻酸钠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应使用图1-3中的图_____________(填序号)所示方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用浓度较低的海藻酸钠溶液制作凝胶珠,酵母菌催化活性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定量的海藻酸钠加入到定量的蒸馏水中,并和酵母菌充分混合;

第二步: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并将形成的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

第三步:将等量的凝胶珠分别加入到装有葡萄糖溶液的简易葡萄酒酿制装置中(如图4和图5)。

①请订正上述步骤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②与图5装置相比,图4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___________。葡萄汁装入图4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