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体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显示的是四种生物细胞主动运输的速率和细胞生活环境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关于其对应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人肝细胞

B.②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乳酸菌

C.③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严格好氧型的细菌

D.④对应的生物细胞可以是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师大附中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直接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___________________。

(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血糖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受 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 的控制,间接地发挥作用。由题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

(2)图中①②细胞的种类是否相同?

(3)饥饿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将会 ;若此时将胰高血糖素注射到体内,由于过程 (填序号)增强,尿液中尿素的量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红蛋白含量直接相关

C.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后,其运输氧的能力不受影响

D.形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当荧光素和荧光素酶都足量时,在一定范围内,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相关。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人参愈伤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在有氧等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 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 。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的转换形式是 _

(3)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出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实验结果如图。

①学习小组配制了1×10-8mol/L ATP标准液、 和70mg/L的荧光素溶液(过量)溶液进行实验。

②结果表明:

图中 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

图中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

(4)ATP测定对食品卫生监控有重要意义。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某熟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测算出了细菌的数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A.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C.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