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模板均为DNA

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能识别脱氧核苷酸序列

C.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同时进行

D.翻译的场所只有核糖体,而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假说

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1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了=1:1

C.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2)图中V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V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 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个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

②两个过程的产物都以碳链为骨架

③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运载工具

④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碱基互补配对

A.—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翻译过程中搬运原料的工具tRNA,其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其他数字表示核苷酸的位置。下表为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过程中也需要搬运原料的工具

B.该tRNA中含有氢键,由两条链构成

C.该tRNA在翻译过程中可搬运苏氨酸

D.氨基酸与反密码子都是一一对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A.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___,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下降。

B、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___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 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C. 种群密度是各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