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代表生产者,可以代表光合作用

B. 甲、乙、丙形成食物链

C. 甲、乙、丙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D. 丁包含了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甲和丁之间是双箭头,而且甲、乙和丙都有箭头指向丁,甲和乙都指向丙。所以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无机环境)、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

A、甲是生产者,①可以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A错误;

B、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丙,B错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甲、乙、丙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C错误;

D、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无机环境)包含了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IV病毒中①有1种,②有2种

B. 人体细胞内②有2种,③有8种

C. 人体内的核苷酸有8种,其彻底水解产物也有8种

D.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点只在①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1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2)1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__________,由变为,相当于图2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如图所示坐标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一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本组实验中的细菌先用 32P 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

B. 子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的个体占大多数

C. 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

D. 沉淀中放射性偏低的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HSP60, HSP90),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见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对抗原的识别过程

B. 乙细胞代表能够识别癌细胞的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

C. 甲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D.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辅助性T细胞能释放多种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为有关白化病(用a表示)和色盲(用b表示)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图二表示该家庭中某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二可能来自图一中的任何一个正常女性

B. 11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 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 若Ⅲ12为XBXbY,则难以断定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还是父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请回答:

NAA浓度

(g·L-1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水培时间

第2天

+

+

+

第3天

+

+

+

+

+

+

+

+

第4天

+

+

+

+

+

+

+

+

+

(“+”表示生根,“-”表示不生根)

(1)用NAA处理红薯插条的方法有_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_________g·L-1,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还必须增设一组,其NAA浓度应为___________ g·L-1

(4)兴趣小组同学还对红薯插条生根条数进行统计,实验结果绘制如图,据图得知:

①NAA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NAA作用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某种果蝇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其中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腿上刚毛(D)对截毛(d)为显性。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该果蝇产生的精细胞可能不含Y染色体

C. 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A与a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玉米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现为约1/2的正常花序和1/2的异常花序;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上图中的_______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

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其原因是减数分裂时发生了___________

(3)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e)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高杆抗病(hhRR)的过程。

①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若将F2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