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小鼠大脑海马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后几小时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 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髙 2—3 倍,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突触后膜上N受体被激活后,Ca2+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

B. 胞内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改变C酶空间结构

C. 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突触后膜受体进入胞内

D. C 酶被激活后促进胞内A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

【答案】ABD

【解析】

图中所示,谷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变化;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Ca2+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活性状态的C酶促进了A受体到达突触后膜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突触间隙中的 Ca2+通过突触后膜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并且其运输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的N受体,因此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图中显示,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由球形变成多边形,使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谷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并没有进入细胞内,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C酶被激活后,活性状态的C酶促进细胞内A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D. 剧烈运动后,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 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 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的是

A. 内吞外排 B. 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分别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3种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是以细胞膜的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o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一60mV变为一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_______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 有这两种 DNA 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能无限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 S 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 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 回答:

(1)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一个B淋巴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

(2)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不同的诱导方法是____

(3)②过程为_培养;为了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需在②过程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 理由是杂交瘤细胞可利用____途径合成 DNA,从而才能在该培养液中增殖。

(4)③过程的目的是选育出____ 细胞,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克隆化的方法最常用的 是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 7~10 个细胞/ml,每孔滴入____ (选填“0.1”或“1”或“10”) ml 细胞稀释液。

(5)④表示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其既可在体外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____ 内培养。体内培养与体外培养相比,其优点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甲和乙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合的是

A. 若如图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则甲表示胰高血糖素,乙表示胰岛素

B. 若如图表示进食过咸的食物后,则甲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乙表示抗利尿激素

C. 若如图表示人进入寒冷环境一段时间后,则甲表示皮肤血流量,乙表示耗氧量

D. 若如图表示垂体被破坏后,则甲表示甲状腺激素,乙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