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植物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与pH值相关,Na+能改变细胞的pH值,使花育素由浅紫色变成浅蓝色,最后变成 深蓝色。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Na2MoO4溶液(植物对Mo的需求非常低)来探究植物细胞对Na+的吸收情况并记录液泡出现深蓝色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通人氧气与否对该植物细胞吸收Na+的速率影响不大

B. 充入氮气后液泡逐渐出现深蓝色,说明细胞吸收Na+,不消耗ATP

C. 该实验说明细胞吸收Na+需要消耗能量,但不能说明是否需要载体

D. 该实验用Na2MoO4能减小因植物吸收其他离子而带来的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感染HIV的人将丧失全部免疫能力

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C.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D. 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二创新班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克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均需要胰蛋白酶处理

B.细胞株在传代培养过程不会出现异倍体核型

C.细胞系经过克隆培养法可以得到纯化

D.受体细胞的调节蛋白使重组细胞的核基因表达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二创新班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获得重组质粒不需要

①DNA连接酶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③RNA聚合酶

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⑤目的基因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A.③⑥ B.②④ C.①⑤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百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小组用小麦幼苗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将一定数量的小麦幼苗放在装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以白炽灯为光源,匀速缓慢移动光源,增大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测定容器中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氧气产生和被利用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示分析,小麦幼苗在_________点时积累的有机物达到最大值。在C点时,小麦幼苗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

(3)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容器中氧气浓度的增加速率逐渐减小。甲同学由此得出了光照强度降低会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减弱的结论;同学乙认为该实验无法得出这一结论,同学乙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若要使该实验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需在容器内设置_________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1)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该过程 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反馈调节。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经过突触结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功能上的差异是_。

(4)能产生激素的细胞__________(“不一定能”或“都能”)产生酶,理由是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

B. 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

C. 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

D. 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I有氧呼吸过程中,[H]中的电子、H+需要经一系列传递给分子氧,氧与之结合生成水,下图为其传递过程的两条途径,生物体内存在其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H]来自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物),[H]与02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的_________。

(2)“物质6→物质7”过程易被氰化物抑制。若小鼠氰化物中毒,呼吸作用全被抑制,导致死亡;而对天南星科植物用氰化物处理,呼吸速率降低,但并未完全被抑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南星在开花时,其花序会释放大量能量,花序温度比周围高15-35℃,促使恶臭物质散发以吸引昆虫进行传粉。研究发现,此时花序中ATP生成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花序温度升高但ATP生成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科研小组对某品种哈密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哈密瓜幼苗均分为A、B两组,分别置于完全培养液、缺Mg2+的培养液中,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持续提供14CO2,检测比较含14C 的有机物量.检测发现6s后有十余种产物具有放射性,而0.5s内只发现一种产物具有放射性,这种产物最可能是_______;若B组14C标记(CH2O)的量比A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爬地栽培和立架栽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哈密瓜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爬地栽培的同一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高节位新生幼叶的净光合速率往往较低,从相关细胞的结构及代谢特点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节位幼叶________________,所以其总光合速率较小;二是高节位幼叶_______________,其呼吸作用更强.立架栽培植株的高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反而比低节位叶片更大,主要原因是低节位叶片_____________影响了其总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图像,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乙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

(2)图1中丙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若①染色体为X染色体,则②染色体一定为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II对应图1中___________细胞,图1中丙细胞对应图3中___________时期。

(4)图2的a、b、c中表示DNA的是___________,图3曲线可表示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