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研人员测得某DNA片段结构如下图所示(①-⑥代表不同的分子或化学键),已知该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ATP中的“A”与上图中“A”表示的
 
(填“是”或“不是”)同一物质.
(2)转录时该DNA片段的模板链是
 
,如果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则翻译后是否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说明理由
 

(3)将某精原细胞的所有核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
 
(用序号表示).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4)基因通过控制
 
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控制性状,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
 
共同调控的结果.
(5)请用图解的形式写出中心法则的内容.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控制多肽链(-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合成的相应DNA片段,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知α链为模板链.图中①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②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③为脱氧核糖;④是磷酸;⑤为含氮碱基.
解答: 解:(1)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核苷,而图中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
(2)由以上分析可知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如果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则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2)DNA分子中只有磷酸基团中含P元素,因此将某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④.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4条DNA链被32P标记)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都有2个DNA分子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都含31P标记,但只有4个精子含32P标记,因此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
1
2

(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结果.
(5)中心法则:(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b是转录过程,c是翻译过程,d是逆转录过程,e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故答案为:
(1)不是
(2)α 链、不会、一个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性)
(3)④
1
2

(4)酶的合成、直接、环境
(5)(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b是转录过程,c是翻译过程,d是逆转录过程,e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DNA分子复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出模板链为α链;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图中方框内应该是(  )
A、大脑B、内环境C、脊髓D、肌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⑧代表肝糖原和肌糖原
B、⑨代表脂肪和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C、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①、②、③过程
D、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为0.8~1.2g/L,⑤包括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A、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规律
B、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
C、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段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为(  )
A、33B、36C、12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生产者,C为无机环境
B、图中A→D→E→B可构成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C、打向C的箭头均表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D、C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群落之间是以气体的形式来循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②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
 
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C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C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
 
(填“A”、“B”或“C”)点表示.
(4)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不考虑无氧呼吸),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①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高山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受温度制约
③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④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⑤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
⑥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D、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营养级A表示生产者,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据图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逐级递减”的原因有哪些?
 
  ②
 
  ③
 

(3)草场都有一定的载畜量,如果过度牧量,草地牧草利用率过高,就会造成草场的
 
,违背了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
 
原理.
(4)若图代表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模式,蚕粪可以喂鱼,从而提高鱼的产量,则蚕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的形式流向鱼,营养级A、B之间能否代表蚕与鱼之间的营养关系?
 
(能、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