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B. 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加入卡诺氏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促进根尖细胞解离

D. 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密封避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均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

B. 糖酵解的产物全部进入柠檬酸循环,并被分解形成CO2

C. 柠檬酸循环产生的少量ATP,用于下一阶段

D. 柠檬酸循环产生的氢在电子传递链中将氧还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可以表示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B. 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该物质后其形状会发生改变

C. 该运输方式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D. 该物质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l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肝癌、直肠癌等的多种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其主要机理是M1的选择性攻击依赖于对ZAP蛋白缺失的识别,而人类的癌细胞广泛缺乏ZAP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B. ZAP蛋白是由天然病毒Ml的遗传物质在癌细胞中控制合成的

C.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 正常细跑有ZAP蛋白可能使天然病毒Ml对其无毒副作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悬浮液,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光合作用(用CO2的吸收量表示)和呼吸作用(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强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表1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离体叶绿体CO2的吸收量

光照强度

(单位:1000lx)

1

2

3

4

5

6

7

8

CO2吸收量

(单位:?g/h.10g)

15℃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3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表2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离体线粒体CO2的释放量

温度(单位:℃)

5

10

15

20

25

30

35

CO2的释放量

(单位:?g/h.10g)

0.25

0.5

0.75

1.0

1.25

1.5

1.75

(1)将称取的菠菜叶片放入研体中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线粒体的研磨液。研磨时能否放入清水中充分研磨?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理活性与其离体状态时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将某植物先光照10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平均温度为15℃),则该叶肉组织细胞一昼夜是否增重?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时,叶肉细胞内的各种【H】用于________;在此光照强度下,15℃时CO2的吸收量比30℃时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上述试验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和______性的特点。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______(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下图是正常叶舌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UAU,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研究发现,某突变株的形成是由于该片段______处(填“1”或“2”)的C∥G替换成了A∥T,结果导致基因表达时______而使蛋白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3)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______。

(4)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选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

①若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

②若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 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开花后套袋

C.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9月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会形成

A. 2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B. 2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C. 4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 D. 4个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

B. 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

C. 植株A、B为二倍体,发育起点不同,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