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合成性激素的细胞内质网发达

B. 线粒体和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C. 外界O2进入叶肉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

D. 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全市“二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B. 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C3的还原

C. C、H、O、N、P是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线粒体、磷脂共有的组成元素

D. 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矮牵牛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a转移到玫瑰中,以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a

B. 用氯化钙处理玫瑰叶肉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

C. 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玫瑰细胞

D. 将基因a导入玫瑰细胞液泡中,防止其经花粉进入野生玫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仍能进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

C. 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D. 可根据能否产生CO2来判断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种类有差异

B. 膜上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分子不能

C. 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B. 核酸的基木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D. 遗传信息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种子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乙植株进行________(操作)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__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____________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 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C. 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D. 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  )

A. 2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