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 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 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可研究1、2、3、6、7号染色体上DNA序列的碱基组成

【答案】D

【解析】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但又控制着该生物所有生长、发育、遗传和繁殖的全套遗传信息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组成,12是同源染色体,不能在同一个染色体组中,A错误。染色体36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1号染色体上,C错误。果蝇的基因组是常染色体中的一条和一对性染色体,可以是1、2、3、6、7号染色体上DNA序列的碱基组成,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胚芽鞘向光弯曲的一系列说法,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题。

1该图主要说明了(  )。

A.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

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 外来物种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A含有2000个碱基对,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则第三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个。

(2)②和③过程所需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碱基对的___________造成___________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六个群落中各种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分布,其中丰富度最大的群落是

种群密度(个/m2

群落

种群1

50

92

75

0

0

0

种群2

30

4

5

25

2

65

种群3

10

0

5

20

3

20

种群4

10

0

5

20

5

10

种群5

0

1

5

20

40

3

种群6

0

1

5

15

50

2

种群7

0

1

0

0

0

0

种群8

0

1

5

0

0

0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对“长江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课题研究的对象处于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圈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相同条件下CO,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是C5的两倍
B.图乙中限制g点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图甲中的b光照强度应小于图乙中f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D.适当提高CO2浓度后再测定,图乙中的f点将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  )

A. 沃森与克里克 B. 达尔文

C. 孟德尔 D. 施莱登和施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