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新余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R-loop结构属于一种特殊的染色质结构,它是由一条mRNA与DNA杂合链和一条单链DNA所组成,R-loop可以频繁的形成并稳定的存在于基因组中。下列关于R-loop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R-loop结构与正常DNA片段比较,存在的碱基配对情况有所不同

B.R-loop结构中,每条链内相邻核苷酸之间以氢键相连

C.R-loop结构的形成导致相关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量下降

D.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唆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研究。

(1)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低渗溶液)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这时的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科研人员为研究红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功能,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下:(“+ ”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蛋白名称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血影

蛋白

蛋白

带3

蛋白

带4.1蛋白

肌动蛋白

血型

糖蛋白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红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主要功能是把红细胞________呼吸产生的ATP水解,通过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可知Na+、K+-ATP酶具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细胞癌变后,它会表达某种特殊的蛋白质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清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吞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

B. 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细胞和乙细胞

C. 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一蛋白复合物

D. 癌变细胞在丙细胞的作用下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一代DNA应为② 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 D.亲代的DNA应为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12.4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的亮氨酸可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

C.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育种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叫做 ,通过I、Ⅱ过程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2)④Ab可称作 植株,获得该植株常采用的方法是 。在V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 ,其发挥作用的时期为

(3)某植株产生了一种新的抗病基因,若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应用 酶处理切割DNA分子,此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注:细胞畸变率(%)= ×100%.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

B.浓度小于0.05%和大于0.25%的秋水仙素没有致畸作用

C.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很可能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