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小分子的“穿肠蛋白质”,可以不被某些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并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则这种“穿肠蛋白”被消化道壁细胞吸收的方式最可能是


  1. A.
    扩散渗透
  2. B.
    易化扩散
  3. C.
    主动转运
  4. D.
    胞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浙江省嘉兴一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 题型:013

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小分子的“穿肠蛋白质”,可以不被某些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并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则这种“穿肠蛋白”被消化道壁细胞吸收的方式最可能是

[  ]

A.扩散渗透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美国白蛾已经悄然潜入北京地区成为一个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1)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地区,种群可能呈现“J”型增长,这除了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等因素以外,主要是因为                          ,它的大量爆发使北京地区                  受到威胁。
(2)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出现了防治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农药对美国白蛾的抗药性进行了      ,导致种群抗药性           上升。如果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轻度发生区成虫期诱杀雌性成虫也可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这是通过改变美国白蛾种群的            来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3)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它拥有异常尖锐的产卵器,能刺透美国白蛾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这种小蜂与美国白蛾之间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美国白蛾已经悄然潜入北京地区成为一个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1)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地区,种群可能呈现“J”型增长,这除了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等因素以外,主要是因为                          ,它的大量爆发使北京地区                  受到威胁。

(2)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出现了防治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农药对美国白蛾的抗药性进行了      ,导致种群抗药性           上升。如果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轻度发生区成虫期诱杀雌性成虫也可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这是通过改变美国白蛾种群的            来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3)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它拥有异常尖锐的产卵器,能刺透美国白蛾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这种小蜂与美国白蛾之间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美国白蛾已经俏然潜入北京地区,成为一个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1)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地区,种群可能呈现“J”型增长,这除了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等因素以外,主要是因为               ,它的大量爆发使北京地区          受到威胁。

(2)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出现了防治效果逐年下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农药对美国白蛾的抗药性进行了      ,导致            。如果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轻度发生区成虫期诱杀雌性成虫也可达到防虫治虫的目的,这是通过改变美国白蛾种群的       来降低种群的出生率。

(3)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它拥有异常尖锐的产卵器,能刺透美国白蛾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蛹内。这种小蜂与美国白蛾之间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