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 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答案】B

【解析】吲哚乙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少量的吲哚乙酸,A错误;色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正确;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是有机酸,C错误;色氨酸是吲哚乙酸合成的前体物质,过量的色氨酸可促进吲哚乙酸的合成,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相同的mRNA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细胞中

C.RNA聚合酶可以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

D.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某生物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

D. 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只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B________A________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________

2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D____________,其中需用接种环进行操作的是____________

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后,若变红则其中含有所需细菌。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须进行E________F________过程,一般通过观察________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如果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②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

(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这种植株由于__________,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内含Zn2+的酶很多,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

A.对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D.是构成细胞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C.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直接由记忆细胞分泌,因此抗体产生量更大,反应更快更强

D.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以螟虫为食)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具有两个营养级

B. 长期喷洒DDT,螳螂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螟虫

C. BC段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 螟虫、螳螂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 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原因是

3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 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 揭开丙容器的盖子,可能会有 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