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这些物质或结构在植物细胞内存在着

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C.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 自交所得F2 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 自交,减数分裂中甲Ⅰ与丙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让(2)中F1 与(3)中F1 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矮杆、抗矮黄病、抗条斑病)的几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可能为XY型

B.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

C.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1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因为噬菌体仅蛋白质分子中 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B.用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然后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较高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

C.不是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D.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