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与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组成

【答案】C

【解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A错误;
B、反射弧完整时,需要有足够强度的刺激才会出现反射,B错误;
C、反射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C正确;
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储藏条件最好是( )

A.无氧、保持干燥、零上低温B.无氧、保持干燥、零下低温

C.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D.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甲图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乙图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

A.合成叶绿素B.呼吸C.合成ATPD.吸收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方式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
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
D.空间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即图中字母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形成,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形成,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__个羧基。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键结构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雌性动物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分为如图1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___并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

(2)小鼠卵原细胞在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在出生前后被阻滞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小鼠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进行减数分裂。

①cAMP被称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如图2所示,当信号分子与_________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化下由_________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②实验一: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cAMP调控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卵母细胞进入粗线期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联会复合体蛋白(简称S蛋白) 沿染色体轴分布,进入核网期时,S蛋白则已完全从染色体上解离下来,研究人员猜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靶蛋白可能是S蛋白,并对此展开进一步研究。

实验二:选取待定时期的胚胎卵巢,实验组注射混有台盼蓝的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台盼蓝用于指示注射成功与否),则对照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_____。经处理后分别进行细胞培养,3天后,实验组有67.0%的卵母细胞进入了核网期,对照组只有31.7%的卵母细胞进入核网期,证明干扰S基因的表达会______小鼠卵母细胞提前进入核网期。

实验三: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组添加酶A抑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组中可观察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的卵母细胞为68.7%,对照组的相应数据为39.0%,表明cAMP会_________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

④结合图2及上述一系列实验结果推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的问题。

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____

(2)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为:海三棱藨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则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演替。

(3)由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和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4)旱柳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死亡率 ②垂直分层现象 ③年龄结构 ④性别比例 ⑤水平镶嵌分布⑥复杂的种间关系 ⑦迁入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固定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
B.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
C.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重复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