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的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促进效果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期末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其中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甲、乙、丙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

B. 甲物质可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其中P位于其头部

C. 乙物质在细胞膜上都是静止不动的

D. 丙物质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

注射试剂

G1

生理盐水(灭菌)

G2

大肠杆菌菌液

G3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

0

17%

83%

G2

50%

33%

17%

G3

83%

17%

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______,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______(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_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

(2)实验二: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

IFN-γmRNA相对含量

IL-4mRNA相对含量

G1

1.190

0.887

G2

0.705

1.741

G3

0.630

2.039

④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聋哑人要理解同伴的“手语”所表达的意思,要依靠的中枢是( )

①躯体运动中枢

②躯体感觉中枢

③视觉中枢

④听觉中枢

⑤语言中枢

A.③⑤ B.①③ C.①③⑤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如图所示,如仅因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的异常配子。下列关于该异常配子产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一定在有丝分裂后期未分离

B.常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C.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D.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曲线Ⅰ、Ⅱ 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检测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0(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螺(XrY)为亲体进行杂交,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

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rO,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

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rY由基因重组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