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

A.异物进入眼内而流泪

B.被蚊子叮咬后感到异常痒

C.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D.手无意中碰到利物,马上缩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45.(12分)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具体表示为                                         五部分。

(2)在沃泰默的实验设计中,①的作用是          。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

          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          。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粘膜+         +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       →胰腺分泌胰液。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这种调节属于         ,而不是神经调节。

(4)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含27个氨基酸的激素,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胰液中含有的             ,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可广泛应用在动物细胞工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10分)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地区,于公元前2600年从古伊朗经海路传入中国,首先在胶东半岛种植。小麦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而找到分生区的依据是                           
(2)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一种生物膜及其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①、②和③三种物质中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该生物膜上还能产生ATP,该处产生的ATP的作用是                         

(3)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
①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                     (用CO2吸收量表示)。
②请在图乙中用实线绘出去掉一半叶片时(其他条件不变),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Ⅱ.(8分)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一旦用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导致植物死亡。据此原理,有些植物的生长调节剂可当做除草剂使用。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它在质量浓度为10mg/L的浓度下,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果把浓度升高到500-1000mg/L,就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死亡。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常常把它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同时还可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1)上图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2)分析上图可知在施用2,4-D时,应把浓度控制在            范围内。
(3)近几年春末夏初,媒体中经常会出现报道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有两位农民都使用了某品牌的除草剂,使用后农作物绝产颗粒无收。假如你是该生产厂家的技术员,准备在一块实验田中通过实验证实该除草剂不是假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a.把某块实验田分成甲、乙、丙三块。
b.在甲块实验田喷洒按使用说明配制的除草剂,乙块实验田喷洒按该农民的方法配制(高浓度)的除草剂,丙块实验田                ,作为对照。
c.定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上述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用甲、乙、丙表示)。

   植物
组别
单子叶农作物
双子叶杂草
 
正常生长
正常生长
 
长势好良好
死亡
 
不正常(或死亡)
死亡
实验结论:该除草剂是正品,农作物绝收是因为该农民未按照说明书使用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南安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2)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                         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                   。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粘膜+              +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                →胰腺分泌胰液。后来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名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I .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炎热环境中人体汗液分泌增多的生理作用是______,这对于机体维持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    图中B所示部位的结构名称是______;温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______的形式经过A、B、C传给汗腺并引起其分泌汗液,在此过程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人处于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会兴奋,再经A→B→C→汗腺,这时汗腺分泌的汗液量会______,同时B某部位的细胞分泌的______激素通过______运输至垂体,致使垂体分泌______,最终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以增加机体的产热量,而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始终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原因是机体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II. (9分)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到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 下表为薇甘菊人侵后,以其人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三类样区。表格所示的为这三类样 区的分布情况及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 统计结果。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薇甘菊人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影响不大,而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影响较大。

(2)    薇甘菊与本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在上述调查年份中,入侵区薇甘菊的数量增长呈现______。入侵区薇甘菊的覆盖度大于90%,人侵的结果是使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______,致使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从本土植物区变成薇甘菊入侵区说明群落发生了______。

(3)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①稀盐酸→上段小肠(十二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______________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是:小肠粘膜+______________+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______________→胰腺分泌胰液。后来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