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的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发生在外 环境中

B.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从消化道进入组织细胞中,至少通过 8 层细胞膜

C.有氧呼吸形成的 CO2,其中的“O”来自线粒体中的 H2O 和葡萄糖

D.人体内所有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都要通过内环境来完成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

A. 人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由缓冲对物质来调节,A错误;

B. 赖氨酸从消化道进入组织细胞,首先要进出小肠上皮细胞2层细胞膜,进出血管壁细胞4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至少共通过7层细胞膜,B错误;

C. 有氧呼吸形成的 CO2,其中的“O”来自线粒体中的 H2O 和丙酮酸,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中,C错误;

D.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代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电流表的两电极均置于细胞外,x.Y 为刺激位点(Y 为两电极中 )Z为突触间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中的液体属于血浆

B.刺激 Y 点,兴奋时主要是 Na+ 内流

C. Y 点切断后刺激 X点,A 不能发生反应

D.刺激 Y 点时电流表指针发生2次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合物由甲、乙两部分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化合物为蔗糖,则甲、乙均表示葡萄糖

B.若该化合物为二肽,则甲、乙中不可能同时含有羧基

C.若该化合物为ATP,甲为腺苷,则甲、乙之间通过磷酸键相连

D.若该化合物为质膜的磷脂分子,甲为亲水头部,则乙位于脂双层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稻飞虱以刺吸水稻的汁液为生,成虫有短翅型和长翅型两种,长翅利于稻飞虱在水稻发育晚期迁移到适宜生存的环境。研究人员在含糖量不同的封闭环境中饲养稻飞虱若虫(幼虫),探究种群密度对成虫翅形比例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稻和稻飞虱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B. 稻飞虱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 稻飞虱种群在高糖、高密度情况下迁移能力提高

D. 水稻与稻飞虱在相互选择中共同(协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遭受诸如放牧等环境压力时,植物改变生物量的分配以适应环境。

1)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增大暗示了植物对_____________吸收能力的增强。

2)研究放牧对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图

①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牛、羊属于______。重度放牧导致草原物种丰富度及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说明放牧可以改变群落的_________方向。

②由图甲可知,重度放牧明显降低了_________。不利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使____,直接导致草原植被种群密度下降。

③在重度放牧区,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放牧,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共同______的结果。

3)研究人员调查不同放牧程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如下表,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有机质含量

/gkg-1

全氮含量

/mgkg-1

全磷含量

/mgkg-1

轻度放牧

37.138±0.852

2.374±0.1

11.166±0.421

中度放牧

19.028±0.661

1.189±0.026

4.628±0.302

重度放牧

27.195±0.832

1.688±0.044

26.949±0.924

①从轻度放牧到中度放牧,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 H 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红火蚁原产南美,现已分布在我国部分地区。如图是红火蚁入侵我国某地区后几年内 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选择红火蚁活动较多的区域

B.AB 时期,红火蚁的生存压力小,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BC 时期,可能是食物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在 K 值附近波动

D.防治红火蚁的最佳时期应该在 B 点对应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坐标曲线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可以表示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中含32P的噬菌体数量变化

B. 乙可代表DNA—条单链发生碱基变化后,该DNA复制n次,子代中突变DNA所占比例

C. 丙可代表DNA中(G+C)/(A+T)与单链中(G+C)/(A+T)的关系

D. 丁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