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Ⅰ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Ⅱ表示某生物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Ⅰ的BC段,很可能发生在图Ⅱ的丙细胞

B. 图Ⅰ中D点染色体数目与C点相等,乙细胞处于图Ⅰ中DE段

C. 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甲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D. 若图Ⅱ中丙细胞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有Ee、Ef两对等位基因,则一个丙细胞通过分裂一定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精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和后期,此时期的细胞内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1BC段,A正确;CD段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错误;图2表示某生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由减一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应为雄性,所以不可能形成极体,C错误;一个丙细胞通过分裂可产生4个精子两种类型,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 ℃、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 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C. 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试验,实验组放置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色柱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能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

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除了利用信息素诱杀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等方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三化螟的种群数量。防治过程中应将三化螟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鲜重増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____可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02与释放C0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I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SRY基因为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利用SRY-PCR法对移植前的牛囊胚进行性别鉴定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下:

(1)首先,利用__________技术从被测囊胚的______________(填结构)取少量的细胞,提取DNA。

(2)然后,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以SRY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__________,用被测胚胎的DNA作_______________,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酶。

(3)最后,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___作探针,利用_________技术检测扩增的DNA产物。如果某早期胚胎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判断该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如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 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 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学校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14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黄瓜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同学们用图乙所示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模拟测定。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实验所示黄瓜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向空气中释放的氧气量可以代表_______ (填“真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在5-20℃的温度范围内,呼吸酶和光合酶中对温度更敏感的是________。若一天中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图中的______ (填“5℃”“10℃”“15℃”“20℃”或“25℃”),当温度低于曲线中_____点所对应的温度时,黄瓜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长。

(2)图乙是在植物接受正常光照下进行的模拟实验,烧杯中是C02缓冲溶液,当温度由10℃升髙到15℃时,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若E中是清水,则当温度由10℃升高到15℃时,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项是基因工程中使用到的工具酶(  )

A. DNA连接酶B. DNA聚合酶C. 解旋酶D. 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