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与图中①③有关

B.若图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动物细胞可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如阻断O2对该细胞的供应,则甲、丙、丁的运输速率均会受到影响

D.该膜若表示人体神经细胞膜,则代表钾离子吸收途径的是甲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蛋白质,②表示糖蛋白,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甲表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乙表示自由扩散,丙和丁表示协助扩散。

A、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与①③都有关系,A正确;
B、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而甲表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正确;
C、阻断O2对该细胞的供应,则甲的运输速率会受到影响,而丙、丁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受影响,C错误;
D、钾离子进入人体神经细胞膜表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其中Ⅰ—3不含该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

B.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Ⅲ—9为正常男性的几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研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NAA、蒸馏水等。

2)配制溶液:配制浓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浓度梯度差为0.5ppmNAA溶液9份,编号19

3)实验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4)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图中A~C表示相关物质;图2是为确定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的哪个反应间接依赖光,科学家利用小球藻进行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1中C代表的物质为________,B为________。当外界CO2浓度升高时,短时间内B的含量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2)光反应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____中被暗反应所利用。图2结果显示,暗反应阶段间接依赖光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CO2固定”、“C3还原”),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由于剧烈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与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

②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形成是环境对生物种群长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③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_______________变小。

2)计算VaA种群中频率________(用百分号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则B相对A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是/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B中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3)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雌性果蝇中红眼(XBXB:红眼(XBXb):白眼(XbXb=9:6: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不同氧浓度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及产物展开了研究,如图为测得的实验数据。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不同

C. 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a、b、C、d四种氧浓度下,酵母菌都能产生[H]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 A、a、B、b、C、c分别表示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 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Ⅰ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1

C.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甲→丙的过程中

D. 丙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可能分别为A、B、c和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

C.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也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

(2)实验材料:

①大白鼠______(成熟红心肌皮肤中选择一种最佳材料)细胞,采用_______法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再在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

②已知浓度的琥珀酸溶液、丙二酸溶液、甲烯蓝溶液。

(3)实验操作:

①取2支试管,分别编号A组、B组,两组中都加入5mL琥珀酸溶液。

A组中加入1mL蒸馏水,B组中加入____________。两组各自混匀,同时都加入一定量的琥珀酸脱氢酶溶液。

③一段时间后,在两组中加入________,摇匀后以_____________所需时间作为指标,可反映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

(4)兴趣小组进行后续实验发现丙二酸的作用原理如图:

若要让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减少,则B组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