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BC段和HI段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都可能传给后代

C.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ED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表示DNA含量变化规律,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AG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其中AC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CE段表示前期和中期,EF段表示后期,F之后表示末期;HQ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HI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IJ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KL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MNLP)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PQ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A、染色单体是从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点分裂后消失,所以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所在时期,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A正确;
BBC段和HI段都是间期,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因此都可能传递给后代,B正确;
C、图中AG段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KQ段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在DE段和LM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由图可知单糖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该运输过程可发生在茎尖的分生区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CAR—T技术是近几年治疗肿瘤的一种新型细胞疗法,它通过收集患者T细胞对其进行遗传修饰,使之携带能指导嵌合抗原受体(CAR)合成的新基因(具体修饰过程如图)。最后,将这些修饰过的CAR—T细胞输回患者体内,从而使CAR指导T细胞靶向高效杀死肿瘤细胞。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建CAR-T细胞所使用的目的基因是TCR跨膜区基因和抗体基因

B.①是指目的基因的获取,②是指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重组分子导入T细胞后,应当采用DNA分子杂交法来检验指导CAR合成的基因是否转录成功

D.CAR—T技术融合了体外基因治疗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浆果、草、黑松位于食物链的起点,构成了第一营养级,也称____________营养级。该食物网共有食物链_________条,其中处于多个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种。

2)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棕熊称为一个 ________,其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增长方式应为_____增长。

3)与棕熊直接取食浆果相比,鹿取食浆果,棕熊取食鹿(假设两种情形下浆果的量相等),棕熊所获得的能量更_______(填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既有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

B.b过程中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

C.基因重组过程可以发生在c过程

D.d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

B. 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

C. 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D. 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内

B.生长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

C.Ca2+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与释放

D.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到细胞壁,使其膨胀松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

C.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D.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一种真菌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1)某品种水稻对稻瘟病菌有一定的抗性,为判断抗病性状的显隐性,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然后通过观察子代的_________来确定。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①为了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_________(是/否)可以用传统的杂交育种的方法进行,原因是_________(用图解的形式表述)。

②研究人员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已知Rr片段短,推测所选育品种的电泳结果是_________

3)研究人员每年用稻瘟病菌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分析原因发现是稻瘟病菌发生了_________。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_________

4)上述研究可知,与使用农药相比,_________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