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正常土壤盐分含量约为2g/kg,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危害,选育耐盐作物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粒重相同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各植株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小麦品种

A

A

A

B

B

B

土壤盐分含量/g•kg-1

2

5

9

2

5

9

CO2吸收速率/μmol•m-2•s-1

24.4

23.3

17.3

26.1

23.0

16.6

有效穗数/穗•株-1

19.8

19.0

17.1

22.6

18.6

12.1

穗粒数/粒•穗-1

29.4

27.1

26.4

29.5

29.0

16.6

请分析回答:

(1)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时,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B品种小麦的总光合速率大于A品种,原因是____________。

(2)随土壤盐分含量升高,小麦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失水导致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供给光合作用的_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叶绿素活性降低,导致用于暗反应的__________减少。

(3)盐分含量为9g/kg的土壤宜种植A品种小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 (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在研究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者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侏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______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_______( A/B/C)。

(2)嫁接株中______(含有/不含)IAA,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必需通过_____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3)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若进嫁接,预测该组合A部位侧芽的生长状况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

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4月) 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甲是叶绿体膜上磷酸转运器及相关生理作用示意图。磷酸转运器是三碳糖磷酸与无机磷酸的反向转运蛋白,它可将三碳糖磷酸转运到叶绿体外,同时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将Pi回到叶绿体基质中,在光合作用产物运输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图乙是水稻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①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____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淀粉和③的合成,其中③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通常情况下,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三碳糖磷酸)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4)据图乙推断,24小时内不能产生图甲中④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5)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中阴影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第二次市统测试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艾滋病病毒(HIV)外壳的包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包膜糖蛋白(env)基因编码gpl60蛋白,进一步加工成gpl20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制备抗HIV gpl20的单克隆抗体,为艾滋病的治疗带来希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动物细胞工程制备抗HIV gpl20的单克隆抗体,涉及到的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常用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_。融合后需要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只有融合的_____才能生长,这种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该单克隆抗体,可将筛选出来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通入一定浓度的C02,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设想用基因工程制备能表达抗HIV gpl20抗体的重组细胞,获得目的基因可利用PCR技术扩增,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Taq酶和4种脱氧核苷酸。利用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第二次市统测试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

B. 甜瓜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K+的吸收量

C. 甜瓜对K+和Mg2+的吸收速率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关

D. 该实验不能说明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试题】某生物种群大量迁入一个新环境后,λ值(n+1年的种群数量是n年的λ倍)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种群数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t1种群加速增长,t1时增长最快

B. t1~t2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数量最少

C. t2时种群数量为t1时种群数量的1/2

D. 新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年人饮食中缺碘可导致

A. 促进蛋白质合成 B. 增加糖的利用

C. 甲状腺功能减退 D.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 巨噬细胞将抗原分子降解成肽 B.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

C.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 D. HIV的外壳与DNA组装成新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