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2411  112419  112425  112429  112435  112437  112441  112447  112449  112455  112461  112465  112467  112471  112477  112479  112485  112489  112491  112495  112497  112501  112503  112505  112506  112507  112509  112510  112511  112513  112515  112519  112521  112525  112527  112531  112537  112539  112545  112549  112551  112555  112561  112567  112569  112575  112579  112581  112587  112591  112597  11260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


4.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该种群两年内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下列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年份

AA(%)

Aa(%)

aa(%)

1

30

40

30

2

25

50

25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MM、Mm和mm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MM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m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013·合肥质检)1980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并于当年人工繁育出第一批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扬子鳄由80年代初的几百条增加到一万多条,该保护区扬子鳄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

A.种群基因库增大

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基因产生定向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19,则杂合子Aa的频率是

A.0.1

B.0.6

C.0.9

D.0.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2011·上海单科)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干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变小。

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探究创新题)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干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选择绿草丛区A和________区B。

②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

区域

项目

黄褐色蚱蜢

绿色蚱蜢

绿草丛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干草丛区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评论:

①由于季节的变化,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

②已知蚱蜢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蚱蜢的绿色与黄褐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杂交。F1中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的数量比为1∶1。

请利用F1的蚱蜢,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A.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011·湖南十二校二次联考)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个体,并且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012·浙江五校联考)如图为对一块甲虫成灾的农田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分析:

(1)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来实现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结果导致甲虫的抗药性________(增强、减弱)。

(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这些缺点,你认为消灭甲虫应采用什么方法较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6.(2011·东北师大附中三次摸底)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5.(2011·福建龙岩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丝兰蛾细长的吸管似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