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2954  112962  112968  112972  112978  112980  112984  112990  112992  112998  113004  113008  113010  113014  113020  113022  113028  113032  113034  113038  113040  113044  113046  113048  113049  113050  113052  113053  113054  113056  113058  113062  113064  113068  113070  113074  113080  113082  113088  113092  113094  113098  113104  113110  113112  113118  113122  113124  113130  113134  113140  113148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B.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列出了自然条件下两个杂交组合及后代染色体的数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狮(38)

虎(38)

白菜(20)

甘蓝(20)

后代

狮虎兽(38)

白菜---甘蓝(20)

A.狮与虎能交配产生狮虎兽,无生殖隔离

B.许多狮虎兽可以构成一个种群

C.“白菜﹣甘蓝”正常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D.“白菜﹣甘蓝”植株通过花粉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D.苏云金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直肠癌发病早期仅在肠壁形成多个息肉(即良性肿瘤),若病情持续发展就会形成恶性肿瘤,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直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B.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C.肿瘤抑制基因可以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

D.图中所示的变异必将传递给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的经典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④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在蚕卵孵化过程中,用X射线处理,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回答问题:

(1)突变I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突变Ⅱ个体减数分裂能产生____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2)野生型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___个着丝点,若基因A的一条链中(G+T)/(A+C)=2/5,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_。

(3)家蚕野生性状(B)对突变性状(b)为显性,B、b均位于Z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选择杂合野生型雄家蚕与突变型雌家蚕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后代中__________,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

②若后代中__________,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③若后代中__________,说明基因b纯合使雄性个体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做了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放在含15NH4Cl的培养基中繁殖几代,其DNA由于15N的加入,而比普通大肠杆菌的DNA重1%,再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其DNA的质量为中间类型.如果再继续繁殖一代,结果出现两种质量的DNA,即中间型和轻型.提取所有这些不同质量的DNA分子放在离心机内离心3个小时,结果,这些DNA在试管内分成三条带.如图请分析说明:

①a带的DNA是 ,b带的DNA是

A.两条单链都含15N

B.两条单链都含14N

C.一条单链含15N,另一条单链含14N

②以上实验证明了

(2)某科学家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同位素32P、35S作了如下表所示的标记.

噬菌体(T2)成分

细菌(大肠杆菌)成分

核苷酸

标记32P

31P

氨基酸

32S

标记35S

此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子噬菌体与母噬菌体的外形和侵染特性均相同,请分析完成:

①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②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③此实验证明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A、B、C、D、E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根据图回答:

A.

B.

C.

D.

E.

(1)A图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性别决定于________亲本。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是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3)C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

(4)D图表示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E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