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2962  112970  112976  112980  112986  112988  112992  112998  113000  113006  113012  113016  113018  113022  113028  113030  113036  113040  113042  113046  113048  113052  113054  113056  113057  113058  113060  113061  113062  113064  113066  113070  113072  113076  113078  113082  113088  113090  113096  113100  113102  113106  113112  113118  113120  113126  113130  113132  113138  113142  113148  113156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

B.在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增多

C.生命活动所需ATP均由线粒体提供

D.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二中能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减数分裂过程中92.8%初级精母细胞不发生交叉互换,则该动物产生的重组类型配子的比例接近于

A.92.8% B.96.4% C.7.2% D.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核糖与磷酸分子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的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段关于DNA结构的说法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没有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转录形成mRNA时,如果碱基配对出错,将导致基因突变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C.人的X与Y染色体中DNA分子的(A+G)/(T+C)的比值相同

D.信使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2)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裂翅/非裂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 ,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

(3)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卷翅基因D和另一基因E(纯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卷翅,与上述裂翅品系果蝇遗传特点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杂交培育裂卷翅果蝇品系,F1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图甲所示。

欲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可从图甲所示F1中选择合适的果蝇进行杂交。若从F1中选 与裂卷翅果蝇杂交,理论上应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但实际上没有裂卷翅果蝇。推测可能是F1裂卷翅果蝇产生的含有 基因的配子死亡,无法产生相应的后代。若从F1中选表现型为 的果蝇杂交,子代裂卷翅果蝇有 种基因型,其中包含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进而培养出新品系。

(4)分析可知,欲保留果蝇某致死基因且自交后代该基因频率一直不变,还需保留与该基因在 上的另一致死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

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了一次

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