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2998  113006  113012  113016  113022  113024  113028  113034  113036  113042  113048  113052  113054  113058  113064  113066  113072  113076  113078  113082  113084  113088  113090  113092  113093  113094  113096  113097  113098  113100  113102  113106  113108  113112  113114  113118  113124  113126  113132  113136  113138  113142  113148  113154  113156  113162  113166  113168  113174  113178  113184  113192  170175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情形,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为氢键

B.tRNA上结合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

C.与此tRNA反密码子配对的密码子为UCG

D.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沿着mRNA由丙向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子粒颜色的黄色(T)和白色(t)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只含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请回答问题:

(1)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________产生F1。

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乙,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

(3)若(2)中的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形成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以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大学附中高三第一次理综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流感病毒。下列人体对流感的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

B.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C.一旦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记忆B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

D.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导致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大学附中高三第一次理综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__。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四川大学附中高三第一次理综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

(4)下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抑制突触后神经元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过程中存在ADP与ATP的相互转化

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C.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D.白天,若将黑藻遮光处理,则黑藻叶绿体中NADPH和NADP+的比值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不大

B.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C.该时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该时期的细胞可以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遗传物质探索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为了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D.用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少量出现在试管的下层,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二倍体植物甲(2N=l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一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4号与5号是双胞胎,但不知是同卵双胞胎还是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4号为杂合子,则1号为纯合子

B.若4号与5号基因型相同,则他们一定是同卵双胞胎

C.若该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2号的父母亲中必定存在患者

D.若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3号所生的儿子有1/4概率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