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771  115779  115785  115789  115795  115797  115801  115807  115809  115815  115821  115825  115827  115831  115837  115839  115845  115849  115851  115855  115857  115861  115863  115865  115866  115867  115869  115870  115871  115873  115875  115879  115881  115885  115887  115891  115897  115899  115905  115909  115911  115915  115921  115927  115929  115935  115939  115941  115947  115951  115957  115965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物膜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看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并具有分解侵入机体的细菌的功能.在细胞分泌蛋白质的分泌面,通常会形成较多褶皱,依据图中信息,从膜结构转移方面解释,其原因是分泌小包不断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面积增加形成褶皱.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囊性纤维病病人生物膜系统结构受损,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图2显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所展示的两类载体蛋白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中心体.
(3)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
(4)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4叶绿体
(5)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物质b是O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TP和[H].
(2)③、④和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②③⑤,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4)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填场所).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增加;
(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③ (用图中标号表示).
(7)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⑤,稍后,④过程也随着停止.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或涂布)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不敏感;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弱;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耐药菌.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特性
C.C、H、O、N、P是ATP、遗传密码、类囊体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D.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免疫过程,m、n代表相关免疫器官,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图2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n表示的场所是骨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f、Y.(填字母)
(2)在图1中,②和③表示受抗原刺激a、c细胞后进行的一系列的增殖分化过程,形成e、d、k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3)在图2中,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在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其中表示抗原X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数量的曲线是B.判定的依据是在第8天注射抗原X时刺激了图1中k(填字母)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Y(填字母).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通过是否切除图1中m(填字母)器官来控制自变量,通过器官移植观察有无排斥反应来断定细胞免疫是否发生作用.如果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上器官移植在实验组动物体内能完好保存,当我们再次输入T淋巴细胞后结果就与对照组一样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遗传病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肺炎双球菌中控制荚膜形成的相关基因记做“A”,无此相关基因记做“a”,下列对甲、乙两组转化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甲: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R型活茵的茵液混合培养
买验乙:将加热杀死的R型肺炎双球菌和S型活茵的菌液混合培养.
A.转化前的S型、R型菌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a
B.甲实验中可检出R型、S型活菌,S型菌由R型菌转化而来
C.乙实验中只检出S型活菌,因为R型菌的a基因在S型菌体内不能表达
D.转化前的S型菌和转化后形成的S型菌的遗传物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2)自由水的功能是什么?
(3)ATP 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原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次为(  )
①降温   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  ③消毒  ④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