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773  115781  115787  115791  115797  115799  115803  115809  115811  115817  115823  115827  115829  115833  115839  115841  115847  115851  115853  115857  115859  115863  115865  115867  115868  115869  115871  115872  115873  115875  115877  115881  115883  115887  115889  115893  115899  115901  115907  115911  115913  115917  115923  115929  115931  115937  115941  115943  115949  115953  115959  115967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来自于同一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示.请据图回答:
(1)①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分裂的后期期,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条.若观察染色体数目一般观察中期期.
(2)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图中染色体与DNA含量之比为1:2的细胞是②.(填标号)
(4)图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①.
(5)①所示时期的下一个时期的特点是染色体解旋形成染 色质,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近期研究表明,我们面对新信息时大脑中需要建立起一个新的处理路径.此时,被新信息激活的神经元会生长出新的突起,一直延伸到邻近的神经元,形成突触.突触一旦形成,兴奋就可以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外一个神经元,我们也就获得了新的信息.若建立起的突触失灵了,大脑就忘记了这个信息.
(1)大脑在初次学习时需要的时间比再次学习时需要的时间长,原因是再次学习时不需要新建立突触;而随年龄的增长,神经元衰老,获得新信息需要的时间更长,是由于突触建立时间更长.
(2)突触形成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单向/双向).
(3)有关研究表明,人在安静时大脑的产热量是运动时的6倍,则人在安静时更容易记忆,原因是在该情况下脑细胞呼吸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胸腺嘧啶
B.女性红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C.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人参是一种适宜在森林底层生活的植物,胡杨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A、B表示)单位时间内释放氧气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A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klx、1klx、2klx、5klx)下的生理状态.

(1)由图1判断,A植物是胡杨;当光照强度为2KL时,A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对于A植物来说,图2中Ⅰ、Ⅱ、Ⅲ、Ⅳ状态对应图1的光照强度依次是5klx1klx2klx0klx.
(3)假如胡杨、人参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人参.
(4)若图1表示B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在C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为了提高B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办法,增施有机肥后,若保持温度等条件不变,则C点将发生的移动情况是向右上移动.
(5)给予A植物3klx光照16小时黑暗8小时,一昼夜中葡萄糖的积累量是0mg.若A植物的呼吸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消耗的O2量)为0.9,在6.5klx光照强度下,它除了完全吸收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外,还应从外界吸收CO242mmol/m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肝细胞(2n=8)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那么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A.8个bB.4个a  4个b
C.4个b,4个cD.b+c=8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小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
(1)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13.8小时.
(2)G2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D(单选).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如果细胞内存在DNA解旋的现象,则此时细胞可能处于A、B(双选).
A.S期        B.G1期        C.分裂期中期        D.分裂期后期
(4)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24条.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细胞膜.
(6)下列不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B.
A.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B.苏丹Ⅲ
C.龙胆紫                         D.醋酸洋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图1和图2是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CO2浓度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图3是利用小球藻和酵母菌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K1、K2为阀门,实验开始前为关闭状态(不考虑通气管内的气体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打开K1,给予试管一定强度的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注射器活塞移动一段距离X后停止,停止移动的原因是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有限.距离X对应的体积可表示小球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2)图3中,若液滴右移,此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中一定有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如果要进一步确定此结论,可取培养瓶中培养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
(3)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图中的B点骤变为C点时,短时间C5和C3的含量变化将分别是增加和减少.图中若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升高5℃则A点将向向右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且研究表明6号个体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据图回答:

(1)写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甲病属于 染色体 遗传;乙病属于 染色体 遗传。

(2)8号的基因型是 。如果8号和10号婚配,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紫色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如图.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常用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可选用管状叶作为实验材料.两个实验中所用材料均有颜色,色素的存在部位不同,将色素分离的实验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可选用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装片制作的操作流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