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799  115807  115813  115817  115823  115825  115829  115835  115837  115843  115849  115853  115855  115859  115865  115867  115873  115877  115879  115883  115885  115889  115891  115893  115894  115895  115897  115898  115899  115901  115903  115907  115909  115913  115915  115919  115925  115927  115933  115937  115939  115943  115949  115955  115957  115963  115967  115969  115975  115979  115985  11599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图是B淋巴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抗体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B.ATP合成酶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C.I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均处于活动状态
D.该细胞分裂的结果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物质C、D、E的名称依次是[H]、O2、酒精.
(2)图1中细胞呼吸的中间代谢过程①、③、④均有能量释放,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填序号).
(3)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大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实验装置甲中,清水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5)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应如何设置?将甲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膜具有运输核苷酸的载体
B.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C.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功能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呼吸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破伤风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无氧的环境会抑制肺炎双球菌的生存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是植食性动物,而某一种粪金龟子则专以牛粪为食,假设某段时间内,一头牛所同化的能量为106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粪金龟子体内的能量约为(  )
A.105kJB.2×105kJC.105~2×105kJD.0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条件中,不能使酶失活的是(  )
A.高温B.低温C.强酸D.强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研究者对黑藻的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图1是根据相关实验绘制的曲线,图2为黑藻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科研小组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以灯为光源,通过移动灯,改变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观测黑藻放出气泡的情况,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单位时间内氧气(气泡)的释放量作为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3)当光源与大试管间的距离由45cm逐渐改变为90cm的过程中,图2中反应Ⅱ中的两个化学反应过程变慢的先后顺序是先C3还原,后CO2的固定,因此导致A点的C3含量小于大于/小于/等于)B点.
(4)研究者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由结构①转移至结构②的物质主要包括ATP和[H].
(5)在实验过程中,用H2l8O培养黑藻,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2l8O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图中[1]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它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糖类主要存在于[14]液泡中.
(3)该细胞中没有,而动物细胞中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4)若用该图表示根尖成熟区的一个细胞,则不该具有的一个结构是[4]叶绿体.
(5)图示[7]中能贮存遗传信息的是DNA.
(6)[6]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ABC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
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
(1)图中曲线②和③分别是A组和D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B组相比A组接触氧气少,一段时间后细胞增值减缓.
(3)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取样后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其他同学的数值大很多.经过大家分析探讨可能是在取样过程中和观察计数时出现了操作不当和计数对象错误.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误差原因是取样时没有摇匀锥形瓶和计数时将死亡的酵母菌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