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805  115813  115819  115823  115829  115831  115835  115841  115843  115849  115855  115859  115861  115865  115871  115873  115879  115883  115885  115889  115891  115895  115897  115899  115900  115901  115903  115904  115905  115907  115909  115913  115915  115919  115921  115925  115931  115933  115939  115943  115945  115949  115955  115961  115963  115969  115973  115975  115981  115985  115991  115999  170175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所作用的器官分别是( )

A.下丘脑、甲状腺、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甲状腺

C.垂体、垂体、甲状腺

D.下丘脑、垂体、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

C.染色体或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D.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如图①所示

B.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如图②所示

C.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如图③所示

D.①和②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转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依次存在于( )

A.信使RNA和转运RNA

B.DNA和信使RNA

C.DNA和转运RNA

D.DNA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

C.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

D.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正常女人与一患某遗传病的男人结婚,所生男孩正常,女孩都是患者。他们的女儿与正常男人结婚,所生子女各有一半为患者。决定这种遗传病的基因最可能是( )

A.Y染色体上的基因

B.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已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分子进行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1mL唾液+1mL 0.05g/mL的淀粉溶液.B组:1mL唾液+0.05g/mL的淀粉溶液+1mL 0.1g/mL的甲物质溶液.混合均匀后在某一温度条件下保温相同时间.滴加等量的碘液震荡摇匀,实验结果是A组的蓝色比B组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存在不足之处.请加以完善:A组:1mL唾液+1mL 0.05g/mL的淀粉溶液+1g/mL的溶解甲物质的溶剂;
(2)实验中的某一温度应为37℃;
(3)要进一步探究物质甲是酶促进剂(可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还是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再设置一组实验,C组0.05g/mL的淀粉溶液+1mL 0.1g/mL的甲物质溶液,混合均匀后在某一温度条件下保温相同时间.滴加等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测颜色反应,若C组出现砖红色沉淀,则甲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若C组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甲是酶促进剂(可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