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807  115815  115821  115825  115831  115833  115837  115843  115845  115851  115857  115861  115863  115867  115873  115875  115881  115885  115887  115891  115893  115897  115899  115901  115902  115903  115905  115906  115907  115909  115911  115915  115917  115921  115923  115927  115933  115935  115941  115945  115947  115951  115957  115963  115965  115971  115975  115977  115983  115987  115993  116001  170175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酵母菌随着氧气浓度的变化释放CO2(曲线axbc)和消耗O2(曲线oybc)的变化,试比较酵母菌与乳酸菌的有关问题,其中错误的叙述是

A.此图不适合乳酸菌,因为乳酸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酵母菌和乳酸菌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C.当xy:yz=3:2时,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9:2

D.酵母菌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而乳酸菌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男人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

C.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

D.mRNA 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有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总体上看这两类基因控制的隐性病在子代中的发病情况是

A.男性患者的女儿的发病率不同

B.女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率相同

C.男性患者的儿子的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的发病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A、b分别代表玉米的两种优良基因,且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①②③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过程⑤⑥的育种方法应用到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可能耗时最长

D.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子,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法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

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

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基因突变,则该物种没有进化

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100%的纯合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B.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同环境中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基因型的频率不会改变

D.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A(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灰红色、蓝色与子代巧克力色的性别可能分别是

A.雄性、雌性、雌性

B.雌性、雄性、雌性

C.雄性、雌性、雄性

D.雄性、雌性、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着鸡羽毛色素的产生和沉积。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能产生并沉积色素,否则为白色毛。如果一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体)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体)进行杂交,F2代中羽毛着色的几率为

A.1/16

B.3/16

C.4/16

D.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