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878  115886  115892  115896  115902  115904  115908  115914  115916  115922  115928  115932  115934  115938  115944  115946  115952  115956  115958  115962  115964  115968  115970  115972  115973  115974  115976  115977  115978  115980  115982  115986  115988  115992  115994  115998  116004  116006  116012  116016  116018  116022  116028  116034  116036  116042  116046  116048  116054  116058  116064  116072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自然水域比静水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在静水繁育池中的家鱼使用促性腺激素直接作用于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促进家鱼产生卵子.
(2)图中M和N阶段分别进行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M阶段的前期、中期、后期期与N阶段的后期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3)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逆流而上(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更能促进产卵.
(4)某些污染物,可阻断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抗雌激素/类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这将引起种群数量特征中性别比例的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

(1)图中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1、10-4mol.L-1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度为根>芽>茎.
(3)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效应为促进生长,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无影响).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两重性;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能体现该特点的现象B、C(填字母).
A、胚芽鞘的向光性   B、根的向地性   C、顶端优势   D、茎的背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填标号,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的是[11]线粒体,该结构的功能是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16]细胞核.
(3)如果此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4]叶绿体.
(4)西瓜果肉细胞中,糖类主要存在于[14]液泡.
(5)图示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为什么?不能,细胞中有叶绿体,不易观察到砖红色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生菜、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需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光照的地方,并且定期补充水分.
(2)图2中的丙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鲤鱼.
(3)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有机物.
(4)图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甲→环境中CO2(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
(5)若生菜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烂根,可能是根细胞发生了无氧呼吸生理过程所致.
(6)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鲤鱼等比例捕食各种生物,则鲤鱼增重2kg,至少需要消耗藻类植物3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乙细胞中与合成及分泌消化酶(蛋白质)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②④⑤(填标号).若要从该细胞中提取并分离出各种细胞器,应采用差速离心方法.
(2)在甲和乙细胞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是④⑨(填标号).与乙细胞相比,甲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⑧⑨(填标号).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运输钙离子的载体,使之功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4)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frac{4}{5}$来自鼠,$\frac{1}{5}$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45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frac{1}{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frac{3}{7}$.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从生态
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6)图丙为演替过程中该草原中的植物a和两种动物b、c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b、c均能以a为食.b和c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若b消失,物种c的数量应增加.
(7)青蛙只能捕食移动的昆虫,这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可以通过放养青蛙有效防治害虫,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为小麦和蓝藻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与小麦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
B.蓝藻细胞与小麦细胞在结构上的一个相同点是都有细胞壁,其成分也相同
C.这两类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这两类生物的细胞呼吸的方式都为有氧呼吸,是因为它们都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能量(单位:kJ)传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用于鼠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145kJ.鼠与蛇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2)甲的存在形式为热能.乙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其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将稳定的化学能能转变为热能.能量只能从鼠流向蛇体内,这说明能量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从图中数据可看出能量流动还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同,物质循环具有反复利用、往复循环(或全球性)的特点.
(3)若人们大量捕杀蛇,则在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碳不能(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
(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3)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frac{4}{5}$来自鼠,$\frac{1}{5}$来自蛙,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需消耗植物280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frac{2}{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frac{7}{16}$.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图中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属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