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5929  115937  115943  115947  115953  115955  115959  115965  115967  115973  115979  115983  115985  115989  115995  115997  116003  116007  116009  116013  116015  116019  116021  116023  116024  116025  116027  116028  116029  116031  116033  116037  116039  116043  116045  116049  116055  116057  116063  116067  116069  116073  116079  116085  116087  116093  116097  116099  116105  116109  116115  116123  170175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
A.DNA、RNA、DNA或RNAB.DNA、DNA、DNA或RNA
C.RNA、DNA、DNA和RNAD.RNA、RNA、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
A.鞭毛B.精子C.细胞壁D.胃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研究野兔的增长规律时,以时间为横坐标,以野兔的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J”型曲线属于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是利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验证DNA的复制方式”和“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两者依据的原理完全相同
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并提取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命名其为生长素,证明过程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真核生物基因模型.人为将该基因划分为10个区间,转录生成的RNA被加工为成熟的mRNA时,d、g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切除.下列与该基因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转录的RNA在细胞核中被加工成熟
B.RNA聚合酶在终止密码对应位点脱落
C.基因中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对序列
D.含该基因的DNA寿命比mRNA的寿命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面为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D.由于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捕食、竞争;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四营养级.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e中能确定大小的是b与c(b>c),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frac{b+d+e}{a}$(用图中字母表示).
(4)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表
地点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氮含量%表层~60cm%
海挡林带0.5950.0157.0
灌草从带0.2020.00315.0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是沙棘生长的限制因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设计方案为土壤含水量与海档林带相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或土壤含水量比灌草丛带低,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结果A组长势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5)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合理即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大开发的同时,西部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将受到影响.为了西部的可持续发展,下面运用生态学知识提出的合理建议是(  )
①在害虫的防治方面,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用量  ②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禁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工农业发展的环境污染  ③在农业方面,建立、推广生态农业,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④在防治土地水藻化方面,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采伐林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呈深色
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能有效治理局部沙化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蒿类植物主要依据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B.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C.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治理沙化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不改变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